分节阅读 206(2 / 2)
自打得知了大闺女和外孙女这些年的悲惨经历,宋老太太就想找赵老爷子夫妇算账了。只是大闺女生下的两个外孙尚且年幼,她得要时刻照看着,这才把理论一事暂且放下了。
如今赵乔氏撞上门来,宋老太太还能给她个好立时开足火力,对着赵乔氏猛轰。
别看赵乔氏脸皮够厚,可她确实是收了钱不办事儿,多少有些心虚。底气不够足,她在言语上就输了宋老太太一筹,很快就在嘴仗上败下阵来。
于是,赵乔氏便开启了她一贯的撒泼模式,把个好好的春华堂搅得一团乱。
一片混乱中,也不知谁借机狠狠推了宋氏一把。尽管跟着宋氏的小丫鬟护主得力,没让宋氏摔着,可此事还是彻底惹毛了护母心切的姜荷莲子。
姜荷莲子查了好久都没能查出是谁动的手,那么没法子了,这笔账只好记在最先挑事儿的赵乔氏头上了,等有机会她非得好好算算不可。
正因为如此,姜荷莲子才没有阻止赵四娘上门去搞事情,她也顺便拿赵乔氏出了口恶气,还敲打了那个老虔婆一番。
“且不说老赵家的那些晦气事儿了。”姜荷莲子握住赵四娘的手,说道:“有个坏消息,一直没敢告诉你。可这事儿你始终得要知道的,我还是今儿个就和你说了吧。”
说着,姜荷莲子就把赵永孝亡故的消息告知了赵四娘。
说实话,赵四娘虽然一直感激赵永孝曾在她家最困难的时候,借了她家一笔弥足珍贵的医药费,可她甫一穿越,就从老赵家分了出来,和赵永孝接触有限,前前后后加起来,也就见了寥寥几面。除了传授赵永孝方子时,和他多说了几句,平时见面,两人说话基本就没超过十句。故而,对于赵四娘来说,赵永孝就是个还算熟悉的人,可什么叔侄之情,原身或许和他有,她反正是没有的。
听闻赵永孝英年早逝,赵四娘颇为伤感,却还不至于悲痛欲绝。
不过,为了不在姜荷莲子面前露馅儿,赵四娘不得不扮好这个好侄女的角色,捂着脸狠狠地哭了一场。听说李翠萍就住在她家附近,她也不忙着回家了,直接让老冒头把车驾去李家,打算前去探望她四婶一番。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 稀奇事儿
从城南行到城东,一路上陆续有伙计下车,回到他们各自的工作岗位。眼见快到东山脚下了,原本浩浩荡荡的赵四娘一行现如今就只剩下了赵四娘、姜荷莲子和万俟弦,以及赶车的老冒头。
老冒头一番犹豫过后,眼见四下无人,便把车停了下来。
“冒老伯,出什么事儿了吗”赵四娘发现车停了下来,满是疑惑地问道。
“这个”老冒头有些难以启齿,纠结了半天都没说出话来。
在赵四娘看来,老冒头实在是个妙人。方才让他去请大夫,他驾着车在附近转了一圈,瞅见赵二郎家门口的人都散去了,他就又回来了。还请大夫呢,连个人毛都没请回来。他这一做法,实在是深得赵四娘之心。
如此会办事儿的老冒头,他会有什么难处,都没办法诉诸于口了呢
赵四娘仔细回想了一番,她记得老冒头的家境不是很好,他们全家包括儿媳妇在内,都是码头上的挑夫,全靠卖死力气混饭吃,连温饱都很难保证,过得甚是艰难。偏偏他有个瞎了眼的老娘,几年前得了重病,不得不靠吃药吊着性命。这样的人家如何养得起一个药罐子,他那贫薄的家底很快就见了底,在这样下去,怕是得跑去借印子钱了。
印子钱哪里是能随意借的那是破家的玩意儿,说什么也不能沾惹。为了不走到那一步,儿子儿媳妇都向老冒头施压,劝他不要再把家里的钱花在他那瞎眼老娘身上了,让他少去做那些徒劳的无用功。
老冒头想要救老娘的命,却又顶不住来自儿子儿媳妇的压力,走投无路的他就坐在码头上哭。
这一幕恰巧被四处乱逛的赵四娘给看到了,她见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居然像个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哪怕她的心肠不是特别柔软,也不禁心生怜悯。待她问明了老冒头的难处后,就把他和他媳妇儿给雇了下来。
老冒头和他媳妇儿在码头上挑了一辈子货,身子骨早就累垮了。于是,赵四娘就让老冒头给她家赶车,让他媳妇儿去她家吃食铺子里打汤。活儿都是些轻巧活儿,赵四娘给的待遇却不低,不但够他们夫妻养活一大家子,就连冒老太太的药钱也有了着落。
“冒老伯,你又遇上了什么难事儿了吗要是这样的话,只管对我说,能伸把手的话,我肯定会伸把手。你可千万别不好意思啊”赵四娘笑道。
老冒头忙摇手道:“不是的,不是的,承蒙东家的照应,如今小老儿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哪里会遇上什么难事儿呢”
老冒头见赵四娘待他真挚,一咬牙一跺脚,就把那件不怎么好说出口的事情一股脑儿地吐露了出来。
此事说来话长。
原来赵四娘家怜恤老年人,就算是赶车,也不会让老冒头等几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风里来雨里去地运货,而是让他们留在她家待命。得碰上她家里的谁谁谁有事需要外出,才会把他们叫过来赶车。
赵四娘家的人口本来就少,一家人中又只有赵三娘和赵永忠经常外出会用到车,可她家养的车夫却有四五个之多,故而,老冒头在很多时候都闲得慌。
老冒头和其他几个老头子不同,那几个老头子喜欢热闹,没事儿就爱去茶馆蹭书听,老冒头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上待了大半辈子,最烦闹腾。他也爱听书,可他宁愿回去听他的小孙孙讲,都不愿意去人声鼎沸的茶馆里凑热闹。他闲的时候,就爱找个僻静之处,美滋滋地抽上一口水烟。
老冒头在某个人烟罕至的角落里待着待着,就发现了件稀奇事儿。
话说赵永忠夫妇为了照顾李翠萍,就把她和她的家人接来了府城。本着就近照顾比较方便的原则,赵永忠夫妇原打算让他们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