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2 / 2)
江枫等内阁大臣也相继出列,奏道:“微臣附议,恭请明王殿下以江山社稷为重,即皇帝位”
紧接着所有朝臣齐声奏道:“恭请明王殿下即皇帝位”
韩非站起身,肃容道:“各位大人的拥戴之情,本王铭记在心,感激不尽,但本王身为大华臣子,岂能僭越本王心意已决,诸位不必再劝了”
说罢,韩非便匆匆退出大殿。
殿内朝臣惊愕不已,一起望向前面的内阁大臣。杜云回首道:“内阁大臣随本官去促请太后决断,其余人等各回本位吧”
慈宁宫内西宫太后贾元春听闻内阁大臣一起来了,忙出来接见,道:“各位大人有何事要见哀家”
内阁大臣相互看了一眼,杜云上前作为代表,说道:“启禀太后,天下大势已变,黎民百姓渴望新主即位,各行省县府官员顺应百姓诉求,连续上了三道折子劝请明王殿下即皇帝位,但明王殿下执意不肯,臣弟促请太后下旨命明王殿下早登大宝”
“明王”贾元春愣了一下,不是说好的荣王吗不过,她本来就属意明王韩非,看样子大臣也都支持,便道:“皇儿无法苏醒,天意如此,哀家也认为明王即皇帝位,是顺天应命之举,杜爱卿代哀家拟旨吧”
内阁大臣请来了太后贾元春的懿旨,立即赶到御书房,出示懿旨,再次促请韩非即皇帝位。
“诸位大人何苦逼迫本王”韩非苦笑道:“本王对大华一片赤诚,请诸位大人将懿旨送还太后,恕本王抗旨不遵”
韩非当即出宫回到韩府,称病休养,谢绝外客拜访。
本章完
第四百五十三章 天下大明
这股席卷全国的劝进风潮,汹涌澎湃,已成不可逆转之势,在风潮的中心京城,各方权贵更是争先恐后,大有明王韩非不登基称帝就誓不罢休的架势。朝会上群臣劝进,随后内阁大臣请动了太后懿旨,更把这股劝进之势推向了高潮。
尽管韩非一而再,再而三的表示无意改朝换代登基称帝,并且连续在民申报刊发了表明心迹的感言。如此有情有义仁德风尚,又感动了天下的臣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劝进的队伍,甚至茶楼酒馆里,也不时传出要求明王即皇帝位的呼喊。
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但韩非出宫回府后,就称病不出,闭门休养,并在民申报刊发了第三篇感言,感谢天下臣民的拥护爱戴,再次宣示了继续效忠大华皇朝的决心。自古以来,新君即位,就有三请三辞的礼仪,如今礼仪已经做足了,韩非还是不为所动,似乎表明真的无意当皇帝,各方势力犹疑不定,最忐忑不安的莫过于贾家。
上半年,贾家搞了一次想要当皇帝的宣示活动,如今对照这场声势浩大的劝进风潮,才明白他们只是一个闹剧,韩非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真命天子,连贾政也惊醒了皇帝梦。但到了这时候了,韩非还没有顺势答应下来,又让贾家人看不明白了,为此,贾家人主事的男人再次聚在一起,召开家族会议。
“你们说说,非儿到底是何用意”贾政尽管当不了皇上了,想来太上皇的名位是少不了的,他自然也就成了贾家的核心人物,居中而坐。
贾赦被锦衣府释放后,惊惧于韩非的权威,一直很消停,现在到了韩贾两家临门一脚的时候了,他气血又复活了。他高声说道:“这天下归咱们贾家是肯定的了,如今各方势力都在劝进,明王就算真的无意当皇帝,也不行的,想必明王在等一个时机”
贾珍接着说道:“大老爷说得在理,不过,明王在等什么时机呢如今大臣们已经三请四请了,按说已经符合礼制了。”
“二哥是圣明天子,经韬纬略不是我等能够明白的,就不要胡乱揣测了”如今形势不同,贾宝玉也从外地回到了京城,沉声道:“与其胡乱出手,惹了二哥不快,不如什么也不要做,约束府中子弟门人,不许在外招摇,等候二哥的圣断”
贾政想到了先前一番闹剧,引起了韩非的不满,颔首道:“宝玉说得对,咱们还是静待非儿的决断吧,宝玉晚上去明王府打听一下,看有没有什么事务需要我们办的”
如此同时,内阁首辅杜云的书房里,杜伟忧急地说道:“父亲,明王为何还不接受大臣们的劝进”
劝进风潮进行到现在,各地官员的奏折、满朝文武的劝谏、太后的懿旨都用上了,韩非还是没有答应下来,杜云也是满腹疑云。要说韩非真不想当皇帝,那是不可能的,韩非一步步掌控天下大权,不就是为了皇权嘛,但为何还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呢
“为父也在思虑明王的意图”杜云皱着眉头,凝神沉思,忽然眼前一亮,展颜道:“为父明白了”
“啊,父亲,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明王迟迟不做决断”
杜云没有直接答复,而是提笔在书案上写下三个大字安诚公。
“安诚公”杜伟大惊失色,急道:“父亲,你是说明王要扶持安诚公”
“荒唐,天下大势已明,明王怎么可能还会扶持安诚公”
“孩儿也觉得难以置信,父亲之意是”
“安诚公张水溶是大华皇家宗室,可说是目前张家的唯一代表了,明王顺应天命取代张家,得到张家的臣服是必要的,明王定然在等待安诚公的投诚”
“这父亲,安诚公能甘心归顺明王吗”
“如今天下大势已定,安诚公不会看不清这一点,他先前亲自去宫中向明王请罪也表明他没有反对明王的意图,现在就看他能不能明白明王的心意了。他若是领会了明王的心意,及时作出正确决定,还能落个善终,否则,张家就要彻底覆灭了。”
“父亲,咱们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不行,咱们杜家身份敏感,明王一旦登基,杜家就是外戚,这时候不要轻易与其他勋贵联系”
“孩儿明白了”杜伟忽又兴奋地说道:“明王登基后,姐姐就是皇妃了,以明王与杜家的特殊关系,姐姐的地位不会低,父亲当年的决断太英明了,就是不知道会是什么封号”
杜云对当年执意将杜兰嫁给韩非为妾侍的决断,也是非常自得的,事实证明,随着韩非的地位越来越高,谁还敢把韩非妾侍当作普通姨娘看待如今韩非要一步登天了,韩家的女人自然也就是金凤凰了。
杜云面上依旧平静,对杜伟斥道:“混账东西,此话也是你能说的后宫妃嫔的封赏,那是皇家的家务事,外臣不得干预,此后一定要谨记在心”
“孩儿谨遵”
杜伟的话还未说完,杜府管家匆匆赶来,禀报:“老爷,安诚公赶往明王府劝进了”
“好,大事在此一举了”杜云站起身,又对杜伟喝道:“快更换朝服,随为父去明王府恭请明王即皇帝位”
京城有心人都在关注安诚公府动静,安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