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15(2 / 2)

加入书签

刘郧只好同意他们外放,由鹫西率军占喜德,阿普率军占冕宁,而邓文廷将所部官兵,被缩减为五千余人,整编为一个警备旅,即刻进驻越嶲县,而所剩下的数千人,全部改编为工程营,成为修铁路修工厂的主力军。

但是邓文廷却有不同的意见。

他建议只留一个精锐营,其余的全部改为工程营,因为越嶲县已经底定,而大凉山又有尹专员主政,将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大的战事,因此精简部队才是最佳选择。

邓文廷有这么彻底、有这么坚定真是出乎刘郧的意料之外。

不过之所以设立铁路警备旅,就是为了保证工厂和铁路,如果能以最少的兵力完成,反倒可以节省开支,而土司们的私兵虽多,也确实不堪重用。

待刘郧一想清楚就即刻答应了下来。

反倒令鹫西与阿普有点傻了眼,浩浩荡荡的万余邓家军,竟被裁减成了一个营,对于邓司令的真实用意,竟有些惊疑不定,不过也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用再提防他了。

见邓文廷如此知进退,刘郧自然不会亏待他,授命他组建山地特种大队。

该大队的人数暂定为八百,由川西特种教官训练,一应的待遇和武器之类,一律比照川西警备旅,并进行全德械化训练,尤其加强了自动化武器,比如德制迫击炮、芬兰索米冲锋枪、以及自产的七二式步兵炮等。

邓文廷自然大喜过望,从此对刘郧是唯命是从,安安心心的当起了山地兵司令。

这厮确实骁勇善战,在改编时还知道因地制宜,将山地步兵升级为骑马的步兵,在大凉山中急驰如飞,后来在铁路沿线巡逻执勤时,与越嶲周围的小势力略有交火,不但屡屡全胜,而且无一伤亡,导致他的声威更胜从前。

由于大的格局已经形成,越嶲地区的发展日异月新。

在蚂蚁机器人以及智脑,这俩个金手指的帮助下,越嶲县的钢铁厂、水电厂和水泥厂之类很快修建成功,前后还不到一个月,钢铁厂就开始出钢了,而且本地资源极其丰富,蚂蚁还收集到少量钒钛合金,让刘郧浮想翩翩。

钒钛金属是重要的航天资源。

但是刘郧知道这些金属,在未来更是制造各档高档战机时,或不可缺的元素,无论是提高发动机质量,还是飞行驾驶舱的防弹问题,都全靠这些稀有金属来加强,可惜目前的数量太少,根本无法普及。

然而要想获得充沛的钒钛金属,唯有进军宁远府的渡口矿区。

从渡口镇攀枝花到越嶲县,足有三百多公里,在短期内是没什么指望了,刘郧下定了狠心,一定将越嶲铁路修到渡口矿区,而且时不我待,能越早的生产出钒钛合金,华夏空军将会得到质的飞跃。

好在刘司令还算清醒,没有心血来潮,直接飞到渡口开始修钢铁厂。

因为大凉山本来就极其复杂,不但有本地的部族纠纷问题,还有历史遗留问题,另外还有刘湘与刘文辉之间的角力问题,好在目前已经打开了局面,只要不出意外的话,此地的钢铁产量将远超川西和涪城。

倘若想直接发展渡口钢铁厂就完全两样了。

先不说部族问题和运输问题,仅说地理位置就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渡口镇地处于川滇的交界处,距昆明二百多公里,距城都六百多公里,一旦起了纠纷,可就麻烦大了,即使川军出兵增援,也是远水不解近渴,而且事半功倍。

第二百八十九章 豪森归来

随着越嶲逐步走上正轨,刘郧也就闲了。

除了偶尔亲自督促下铁路修建外,也没什么大事了,因此就真将石城土司官邸,当成了刘三爷自己的官邸了,每天不是查阅书房的古籍,就是在金轮法王指引下苦修武功。

1936年10月初,看守麻疯树林的蚂蚁发来紧急报告,“麻疯果实已经熟透了,让刘司令赶快回川西收果实”。

刘郧一个激灵,智脑不提醒还差点忘了,九万多棵麻疯树,如果每棵树能产30公斤干果,总产量将接近三千吨,可榨取生物柴油一千吨,确确实实是个大丰收。

真是喜出望外,他走路带着飘的飞回了川西,率领蚂蚁兵团采集麻疯树果实去,一阵忙碌后,收得二千吨种子粒,不过这些需要小心的单独存放,至于果皮之类的杂物,经榨油后直接当肥料埋在树下好了。

看着堆积如山的种子,刘郧也有些犯愁。

这些种子可不是普通种子,每粒足有普通种子的三四倍重,一旦种植成功,都是上好的麻风树种,如果能够普及开来,川西今后就再也不缺燃油了,甚至还能解决各地的贫困问题。

于是川西向茂州、涪城、广元和陇南等,川西经济圈的成员通报,推行“川西扶贫计划”。

要求这些专区所辖的县区内,至少种植麻疯树三十万棵,所需资金,一律从川西银行拨款,每棵树补贴一个铁币大洋,土地由当地的政府统一指定,主要针对较贫瘠的土地或山地,而收获的干果将统一收购。

各地政府与老百姓也将信将疑,一个铁币不多也不少,对扶贫确实有用,而且所用的土地,都是些荒地或山地,因此也算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双赢。

然而百余个区县,才种植了四千万棵麻风树。

最后只消费了几百吨种子,还剩一千多吨种子,不知道怎么处理,还好刘三爷想到了大凉山,至少越嶲、喜德和冕宁三个地区,最适合种植麻疯树,同时还能稳定当地的民心。

刘司令立马通过空运,送了一百吨种子去越嶲县。

一阵银元铁币撒下之后,越嶲等地的老百姓即刻心悦诚服,连尹专员都头痛的民风问题,都为之一变,因为平均每户土著人家,都能轻松的照顾好几十棵麻疯树,又不占用肥沃土地,实在是功德无量。

而大凉山又是出了名的人少地多,根本不缺荒山野地,尤其颗粒无收的贫瘠土地,更是比比皆是。

刘司令的扶贫计划,有变废为宝的神效,更为关键的是,从计划一开始,老百姓就能拿到几十个铁币,每年还能收获几百斤干果,换成钱又是几十个铁币,真是脱贫致富的捷径。

然而,刘司令究竟有没有吃亏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