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23(2 / 2)

加入书签

泉州古榕巷,南外宗正司。

泉州是南宋宗室疏属的聚集地,而南外宗正司则是专门掌管外居宗室的衙门。原本设在北宋的南京,也就是后世的河南商丘。高宗朝时几经迁徙,才到达泉州的,至今已经一百多年。

南外宗正司所管辖的宗室疏属,也由一开始的三百多人,繁衍增长到了三千余人。以这个南外宗正司为核心,周遭一大片区域,现在都是宗室疏属们的宅邸。这里本是泉州城内最高档也是最优雅的住宅区之一,虽然不比那些商人的豪宅那样富丽堂皇。但是却处处显出高高在上的贵族气质。

就是这么一个地方,现在也被喊杀的声音所淹没了。除了泉州的各个城门、泉州府衙、晋江县衙之外,南外宗正司和周边的宋朝宗室聚居区,无疑是作乱的番人必须在第一时间拿下的目标

因为这里的随便揪出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头没准就是个赵皇叔,在泉州民间,这些皇叔们还是很有威信的。泉州的番人不过几万,而且也不全是信天方教的,而汉人却有百万,但是泉州城内就有好几十万,如果让他们举出一个皇叔当领袖,几万个天方教番人可就不够死的了。

另外,泉州的宗室疏属多半都有些家当。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考过后门进士,当过地方官员。而且提举泉州市舶司这个差遣,也隔三差五就落到泉州的宗室子弟手中。有了这层关系,泉州宗室的女儿更是泉州汉商们眼中的抢手货。宗室子弟,也常常能娶上豪商家的小姐当老婆。无论嫁娶,泉州宗室之家都能进账大笔,娶妻有丰厚的陪嫁,嫁女有大笔的聘金。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泉州宗室之家,虽然不做什么买卖,但大多都积蓄丰厚。是极好的抢劫目标

而且,抢了以后仿佛也没有什么危险。不像泉州城内的汉人海商,他们在刺桐港内还有装备了天雷箭的商船呢真要打出深仇大恨,蒲寿庚他们能不能离开刺桐港都不好说

所以,蒲寿庚的计划是洗劫泉州城内的宗室、士大夫之家和普通的富商之家,同时再掳掠一些工匠。对汉人海商,则是索取人质,确保泉州天方教番人可以安然离开。

蒲师文就带着一队最为心腹,效忠蒲家的天方教番人。在神圣之战开始后,跃出棋盘园,直奔南外宗正司而去。大雨将每个人都淋得湿透,但是每个人头上似乎都在冒着腾腾的热气。蒲寿庚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眼睛都红了,这个时候,必须拿下南外宗正司,将泉州城内的宗室一网打尽,绝对不能留半点余地

现在南外宗正司管辖的赵家子弟很多都参与到泉州团练中去了,就怕他们在老巢里面摆上几百团勇,这可就麻烦了。只要泉州城内的汉人有了头目,他们就会起来战斗。那么城内的番人,就有灭族的风险

不知道泉州各处城门还有泉州府衙,是不是已经完全控制起来了

每个人都是一门心思的狂奔,速度之快简直赶上了跑马。才转过一个街角,就看见几个晋江县衙的公差,也从另外一个方向转出来,身后还跟着一群拿着木棒弓箭的老百姓,冲着南外宗正司的方向而去,看来是准备去保护宗正司的义民。这种事情在明清两代是不大会发生的在清朝的话,老百姓不乘火打劫已经够意思了,要他们主动出来勤王那是根本没门的事儿。

但现在是宋朝,宋朝素来优待市民,因而比较得人心,而且宋朝民间的武力也比较强大,有各种弓箭社、武艺社,拉出来就能打。泉州这块也不例外。附近的几个里长、保正看到番人作乱,就立即动员辖区内的壮丁来保护宗正司了。

蒲师文都来不及招呼身后的队伍,只是扯着嗓子,野兽般的吼了一声,抽出腰里的乌兹钢刀,就猛冲了上去。后面的队伍几乎同时和他一起冲锋,冲在最前面的就是几十个马木鲁克兵,这些人近战肉搏水平很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强的。身上又披着锁子甲,手中又有乌兹钢的弯刀。一个冲锋,就打得那些义民死伤惨重,剩下的掉头逃跑,钻进了巷子,瞬间就无影无踪了。木棒、弓箭扔了一地。不过蒲师文却没有任何喜悦的神情泉州城内的卡菲勒已经开始抵抗了这力量虽然微弱,但绝不是不会成长如果不能迅速控制住局面,压制住可能领导反抗的力量,后果将会难以想象

第533章 考验天道教的时候

蒲师文拼命狂奔,跑得之快,连吸进肺里去的空气,都变得火辣辣的又拐了几个弯,到了步子都快迈不动的时候,才听见身边有人在喊:“到了已经到了”

南外宗正司到了蒲师文扯开嗓门大喊:“可有人布防卡菲勒布防了没有”

“没有没有看到有人布防,只是大门已经关上了”

蒲师文喘着气,四下张望,透过雨幕,他看见的是一个冷冷清清的街区,所有的院子都大门紧锁,街道上面空无一人。前方一个巨大的门脸儿,正是南外宗正司,同样大门紧闭。他又看了看四周院子的围墙上方,没有看见弓箭手或是其他什么人这样的情况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有伏兵,就等着蒲师文带兵冲上去,然后就会有大队大队的士兵从四下的院子里冲出来;还有一种可能是南外宗正司管辖的宗室成员并没有被组织起来

他们只是呆在各自的家中,关上大门,而不是团结起来,共同作战这是很有可能的,泉州宗室中有点血性的男子,大多在泉勇当中谋了差事,跟着赵与郁出城去了。留下来的,都是些没有种的胆小鬼。

而且,这些不信神的卡菲勒一贯就是散沙。在南番,天方教徒虽然少,但是素来是以团结著称。而汉人数量虽多,但却永远是散沙一片,还内斗不止。每当大难临头,他们想到的仅仅是保住自己的家族,很少会拧成一股绳。

“出两百人去守住巷子两头,剩下的都跟我来,去撞开南宗正司大门只要拿下那里,整个泉州城就是我们的啦”

“真神至大冲啊”

“杀光卡菲勒”

这只队伍顿时就如潮水洪流一样向南外宗正司的大门冲了过去知南外宗正司事的赵与藩,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方寸大乱。他和那个泉州团练使赵与郁是同辈从兄弟,都是太祖赵匡胤派的后人。不过性子却截然不同。赵与郁自小好武艺,有担当,喜欢强出头。少年时就是南外宗正司一霸。现在出头组织团练,也就心性使然。而赵与藩自小就是好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中了后门进士之后,也一直是个规规矩矩的好文官。现在做个宗正,也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

但是这个赵与藩有个致命的弱点,胆子特别小,特别的守规矩,好孩子嘛他知道自己是宗室,需要避嫌,不能登高一呼,从着数万宗室要那样不是在作死吗

所以他听说城中番人作乱后,并没有立即将南外宗正司周围居住的宗子组织起来,更没有派人去四下的街坊拉壮丁否则以他赵皇叔的号召力,现在绝对有几万条好汉往这儿赶,而不是只有几个一心拍马屁的衙役、保正拉了百十号人来助拳了。

要是刚才来的是几万人,蒲师文身边的马木鲁克再能打,也是死路一条。

不过现在,不肯作死的赵与藩的耳朵里面听到的,除了一阵紧似一阵的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