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18(2 / 2)

加入书签

这足足比崇祯在位十三年间所有的赋税加起来还要高出一倍。

当然了,其中有很多事因为朱常渊在陕西和辽东使用了化肥的缘故,可是也不得不说,土地革新才是最大的助力,不然的话再多的化肥,创造再多的财富也是落到那些地主老财的手中。

“吾等阁臣,愧对陛下”刘宗周接着说道:“至今才能领悟天子之圣明,真是愚不可及。所以,臣与诸位商议,尽快在全国将土地革新之策实行下去。”

“嗯”朱常渊点点头。

不一会儿,郭城电子信息来报:缅甸北部由于最早实行土地革新,今年的赋税也已经统计并且收缴完成,高达两百万两。

至于中南半岛的其余地方,由于刚刚平定,所以土地革新无法统计,根据朱常渊的政策,先免税一年。

当然了,外国的地主豪强将自己的土地献出来的时候是享受不到任何补贴政策的,完全是强行分配给农民。

国外的这些赋税,比如缅甸,其国家名义上已经并入中华版图,所以全部赋税都是缴纳到京师来。

不过路程太远,朱常渊命令郭城可以每个五年将赋税缴纳一次。

反正,大明帝国现在也不缺那些银子。

九月份,朱聿键到达京师。

朱常渊第一时间请他进宫,并且和他在一块愉快的吃了一顿晚饭。

也不知道是被朱常渊吓着了还是什么原因,这次朱聿键从海南回来,并没有带他的王妃一起。

朱常渊酒至半酣,装出略微有些醉意朦胧的样子,拉着朱聿键的手说:“皇叔啊,如今天下靖平,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明国土盖有四海,朕心甚慰”

朱聿键点头说道:“这都是陛下的功劳,陛下真明君,古往今来未之有也,便于始皇帝功业相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倒不是朱聿键开玩笑或者恭维,这是天下人都能看到的事实。

朱常渊点头,哭丧着脸说道:“你我同是宗室,唐王又是朕之皇叔,也是天下人皇叔。朕有一事不决,只得问询皇叔”

朱聿键知道朱常渊要说重要的事了,于是将酒杯放在桌子上,后退一步躬身跪倒,说道:“臣愿为陛下尽犬马之力”

朱常渊道:“你我皆是宗室,可烈皇帝遗骨未尝不是,顾念亲情,朕不知如何处之”

这就是向朱聿键敞开了说了,意思就是,这个前明的小太子,你看看该怎么处之

或者说:这个朱慈烺,到底要不要杀掉

朱聿键一听是这么敏感的事,马上改变态度,变得沉默不语,任凭朱常渊怎么看着他,他就是装没听到。

朱常渊不乐意,直接说:“唐王请为寡人分忧”

唐王仍旧不语,朱常渊怒道:“朱聿键,说出来你的看法。”

朱聿键迫不得已,只得俯首跪倒,说道:“皇叔不可杀,陛下可杀”

意思是,从亲情上来说,肯定是不应该杀的,毕竟大家都是一脉。但是从政治上来说,务必要斩草除根。

朱常渊不乐,和唐王喝了一会酒,然后就推脱身子有恙,让唐王跪安。

朱聿键走了之后,朱常渊又连夜命人选朱常宁进宫。

就在南书房中,朱常渊假装喝得醉醺醺的样子,不但表现的有些昏昏沉沉,甚至两眼微微泛红。

朱常宁赶紧跑到他的身边,扶着朱常渊说道:“陛下这是怎么了饮了那么多酒”

朱常渊深吸一口气摆摆手,表示自己无碍,指了指御书房书桌对面的长椅对朱常宁说道:“你坐下,朕心中有一事,一直犹豫不决,今日便倾诉于你听,你给朕好好出个主意”

朱常宁说道:“陛下请说。”

朱常渊呵呵一笑,站起来走到朱常宁面前,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常宁啊,你老是喊我陛下陛下的,其实我们除了君臣之外,还是兄弟呢”

“皇兄”朱常宁虽然听到朱常渊这么说,但是他又岂敢放肆。

“今日找你来,主要是问问你,前朝烈皇帝遗骨之事,前太子年龄日大,按照我大明朝的惯例,明年就该为他选妃了”

“但朕为了此事夙兴夜寐,不能安席。你给朕出出主意,朕是封他为王然后发配海南的好,还是直接。。。。”

朱常渊做了一个轻微的动作,朱常宁看到清清楚楚。

“陛下在犹豫什么”朱常宁站起来,低声说道:“以臣弟之见,当初就不应该将他迎进宫中。”

“为我大明江山万万年考虑,前太子朱慈烺,不能留”

朱常渊略有犹豫,思索一会,道:“可太子年纪尚幼,杀了他朕于心不忍,再者说,太子无辜啊”

朱常宁接过朱常渊的话,说了一句:“太子无辜,建成又有何辜”

当年唐太宗也是一代人杰,千古名君,但他的江山来的容易么不也是沾染了兄弟的鲜血吗不也是将太子李建成弄得身首异处尸骨无存么

在朱常宁的眼中,杀一个前朝太子,甚至都不算什么污名

朱常渊深吸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对朱常宁说了四个字:“你先回吧”未完待续。。。

第74章储君

就这样,试探结束。

朱常渊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以后谁接任自己的位子,朱慈烺都不可能有活命的机会

泰正元年后半年的事情很精彩,像是演了一出规模宏大的宫廷剧。

首先,老福王朱常洵的次子,也就是曾经那个弘光朝廷的皇帝朱由崧的弟弟朱由渠,突然之间就被过继到了皇帝朱常渊的名下,成为了朱常渊的儿子。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一般的百姓家中,就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情,只要过继的双方家人你情我愿,就是老天爷也不会阻拦。

但是放在皇室的话,就有些诡异了。

皇帝要过继儿子,那么只有一个讯息,就是皇帝可能意识到自己生不出孩子了。

再结合朱常渊现在已经是二十三岁的年龄,后宫已经有了一后五妃,却没有一个子嗣的情况,这足以让文武百官脑补出许多东西了。

皇帝没有能力,皇帝生不出孩子。

这都没有关系,历史上没有子嗣的皇帝也不是没有,多着呢。

过继一个孩子过来沿袭江山,也没有关系,当年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后周开国皇帝郭威,都是过继的别人家的儿子,不也一样可以完成江山大统吗

但是朱常渊不一样。

按道理来说,他有一个堂弟朱常宁,即便百年以后不将位子传给堂弟,也应该将堂弟的儿子过继到自己名下,即便不把堂弟的儿子过继过来。那么他还有很多堂弟,渤海王的王室还有诸多男丁。

为什么要把朱由渠弄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