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30(2 / 2)

加入书签

听到吴若棠一语戳中自己的痛处,一抹阴狠之色在温玄的眼中一闪而过。他站在当地,双眼紧盯着吴若棠森然道:“林老板你莫要忘记襄阳是我温家的地盘,你若是再胡言乱语,我敢保证你不会再有机会看见明天的太阳”

吴若棠哈哈一笑,也站起身来,双眼回视着温玄的眼神并不畏惧。他淡然道:“鄙人本是有心为公子出谋效力既然公子并不愿意接受在下的好意,就当我什么也没说过好了。公子慢走,恕不远送。”

望着吴若棠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的眼神,温玄一阵踌躇。难道这个拉皮条的真有什么妙计不成也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且先听他说些什么,若是不中听,到时再收拾他不迟。

他略一犹豫,终于哈哈一笑,伸手从矮几上拿起酒杯递到吴若棠的手中,微笑道:“小弟今夜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若是言语有什么冲撞之处,还请林兄多多谅解”他有求于人之下,连称呼也变得客气了。

吴若棠微微一笑,接过酒杯。他表面不露声色,心中却第一次对温玄有了警惕之心。喜怒表情转换如此之快,不但说明了温玄有着极深的城府,更说明了他能屈能伸的坚忍性格。这个人呀,并不是表面看上去的这么简单啊

吴若棠走到窗前,望着月朗星稀的夜空和襄水间星星点点的渔火,用自认为最诚恳的语气说道:“传嫡不传庶一直是古往今来被遵循的一个传统,也是传宗立法的一个基础。公子的优势是身为嫡子,而令兄温恒的优势是长于经济善于理财。令尊若是为了家族生意考虑,最佳的选择莫过于传位令兄,但若是受制于家族宗法的压力,便要传位于公子,这正是令尊两难之处。”

说到这里,吴若棠回头望了温玄一眼,见他全神在听自己说话,便知道自己所说不错,切中要害。于是,他将杯中酒一口饮尽,继续道:“令兄自他出世第一天起,便再也无法更改他庶出的出身,这是他致命所在。而公子则不然,只要公子暂且杜绝风月享乐,专攻经济,且能在经济之道上略有成就,让令尊有所满意,那么,在家族宗法制度的压力下,令尊非将家主之位传给公子不可”

听到这里,温玄眉毛一挺,动容道:“林兄所言极是”心内倒是颇为惋惜。这个拉皮条的见识不凡,分析时势条理清晰一语中的,实在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却不知为何会沦落至与歌姬为伍的凄惨境地若是此人能为己所用,何愁大事不成感慨万千之下,竟使他动了惜才之念。

至此为止,温玄方完全被吴若棠打动,一改先前对吴若棠的鄙视,诚心请教道:“既然林兄说到这一步,小弟也就不瞒林兄了。说句实话,小弟对经济之道一窍不通,如想在这方面有所成就,实在是万般勉强林兄大才,必有奇计教我”

吴若棠微微一笑,心内暗道:“如果不是知道你根本不懂经营之道,我又何必找你只有利用你,我才有进入温家权力核心的机会啊”

吴若棠心中得意非凡,口中却道:“襄阳东城码头占地百亩,实是连接大江南北的水陆交通枢纽所在。光是这一个码头,它带给你们温家的利益便不会少于二十万两银钱公子,你可觉得这个码头的布局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吗”

他这一番话说得甚是突兀,让人不知所云。温玄的心内不禁有着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只觉吴若棠的身形在自己眼中蓦然高大了许多,令人不可逼视。

温玄小心翼翼道:“林兄的意思是”

吴若棠笑道:“东城码头是荆襄一带最大的货物集散地,无论是南上抑或北下,都要在东城码头中转。贵府凭借在码头上设立庞大船队,帮助南来北往的客商旅人运送货物,便可以赚个盘满钵满了。但是,据我这些天来的观察所见,发觉东城码头的地利优势还可以继续挖掘,可以让温家赚得更多”

第902章精心谋划

温玄心中一震。自己之所以令父亲不喜,就是因为自己在家族生意上毫无建树,无法如大哥那样成为父亲生意场上的好帮手。如果,眼前这个拉皮条的能够帮助自己在商业上有所作为,打破自己在父亲眼中一贯来“游手好闲”的形象,那么与大哥争夺家主之位的继承权无疑会大有胜算。

吴若棠继续道:“襄阳是大江南北最重要的交通纽带,令尊在这里设立码头经营水路运输,可说是极具战略眼光。然而,依我的意思,若是在码头北侧一带设立一处马车行,专营陆路运输”

温玄眼睛一亮,兴奋道:“那么由水路运来的货物就可以直接由我们温家的马车行运送到西面的汉中、北面的洛阳等水路无法运到的地方。”

吴若棠哈哈一笑,道:“正所谓南船北马,贵府既然有了南船之利,为何偏偏要放过北马”

温玄大喜之下,不禁抱拳对吴若棠一揖,口中连声道:“林兄一语惊醒小弟,令小弟受益匪浅,若有所求,小弟定当竭尽全力以图报答。”

吴若棠摇了摇头,微笑着转身回到矮几前坐下,重新给自己和温玄的酒杯斟满酒,方缓缓说道:“温二公子此言差矣。我要的不是公子对我的报答,而是希望能和公子做一笔生意。”

温玄望着吴若棠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眼神,心中竟然毫无来由地一阵颤抖。这个人,他真的只是一个混迹青楼的皮条客吗

吴若棠长叹一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