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2 / 2)
这样的东西。当他看到那尊初唐佛像的时候,就在他的预料之中,可真见到的时候,还是有些感概。
这是件三彩的骑马佣。
在唐代的古玩藏品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即便是作为陪葬品的冥器,但受众却是相当广泛的。爱好收藏的也相当多,市场前景大大的有。
遗憾的是,现在市场的唐三彩,绝大部分都是现代的仿品,想要再见到真正的唐三彩真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唐三彩的工艺并不算特别复杂,工艺流程和配方也都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真说起来,这唐三彩是陶器,和瓷器的烧制,不管是在工艺流程上,还是艺术视觉效果上,都有着相当大差距的。
而在仿品赝品上,仿制唐三彩显然更为容易。
有技艺高超的仿制者,已经将烧制唐三彩的技艺,淬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仿品和真品,毕竟还是有区别的。
最难做的,莫过于残留在唐三彩上那些沧桑岁月所留下的痕迹。
因为是作为明器,陪葬的存在,唐三彩一直是处于墓穴之中的,也就说,真正的唐三彩,基本都是出土的,不可能有什么世代相传之类的存在。
在墓穴中的话,少不了会受到水土等各类东西的侵蚀,不可避免的,会在唐三彩上留下痕迹。最常见的,就是唐三彩上面的土锈了,土锈的真假,也是鉴定唐三彩是否真品的一个重要因素。
现代新仿的唐三彩,虽然在外形等方面,几乎有了以假乱真的效果。但做旧,仍旧是绕不开的一道工序。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几乎所有新仿的唐三彩,都有埋入地下处理过。
为了快速达到一千多年的效果,造假者们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最常见的,也就是埋入地下,用粪便之类的对新仿的唐三彩进行腐蚀,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一个重要的缺陷,那就是,这样弄出来的东西,上面极有可能残留着气味。
周夏在见到他们拿出来的三彩骑马俑的时候,几乎就是下意识地抽了抽鼻子,想要闻闻,是否有臭味,或者别的异样的味道。如果有异味的话,那就真不用多看了,绝对是新仿的。
虽然麻杆他们之前就有拿出唐朝的佛像来,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他们随后所拿出来的东西,都是真品。
这些个老油条们,个个jin诈得很,真假参合着,最容易唬人上当受骗,一切还是要以具体的东西为准。
好在周夏没有闻到这样的味道,要不然,想起来也是会觉得恶心的。
但这就并不意味着,这三彩骑马俑就一定是唐三彩。
要知道,去除味道的手段也是有的。
而且,这类的三彩陶俑,除了最为出名的唐三彩之外,还有辽三彩,宋三彩,元三彩等等品种,可谓是花样繁多,得仔细甄别才是。
徐耀辉对此比较感兴趣,也就当仁不让地抢在前面对这件三彩骑马俑进行鉴定。
周夏则在旁边敲边鼓,看似很随意,其实还是很留心地去做鉴定。
他也在脑子里回想着鉴定这唐三彩的一些技巧。
首先,还是得看器型对不对,是不是后人臆造出来的。这样的情况,在低级唐三彩仿品中,经常可以见到。而高仿的唐三彩,基本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很多的高仿品,都是以真品唐三彩为原型,甚至可以说是一模一样地复制出来的。
其次,就要看三彩俑的颜sè对不对。唐三彩,顾名思义,有三种sè彩,黄,褐,绿,三种颜sè,要是这样子的基本特征都不具备的话,根本就不用看。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然后嘛,就是从釉sè、胎质、土锈、包浆等其他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情况而言,只要发现其中一处有疑点,基本就可以断定为假的了。
周夏虽然专攻陶瓷这项,可他自己接触到的唐三彩其实并不多,理论上的知识倒是一套套的。这也是因为唐三彩一般都不会上拍卖会,基本都在民间私底下交流的缘故所致,这样的唐三彩天地拍卖公司都不收,也不会叫人带着来公司做鉴定。
可徐耀辉就不一样了,他在古玩收藏圈子里打滚这么多年,真真假假的唐三彩见得多了,也就有了他自己独特的鉴定心得。
而往往这样的心得,他是不会说出来的,尤其是对这耗子麻杆他们这类人,说是独门绝技也不为过。耗子麻杆这类人,除了盗墓之外,也是会弄些高仿品来卖的,甚至是亲手仿制一批出来,夹杂在真品里面卖,因为真品数量真的没那么多。要是让他们知道最关键的鉴定技巧的话,他们就会吸取经验,或者反馈回去,争取把仿品做到以假乱真。
这可不是徐耀辉想要的结果,这古玩藏品的鉴定过程,其实也就是大家斗智斗勇,考验各方面功底的时候,来不得半点疏忽大意。否则,损失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包括金钱,jg力,甚至是信誉等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像麻杆耗子他们这类手里有真货的人,对各类唐三彩真品的研究可谓是相当深入透彻的。基本上,市面上,网络上所流传的那些个鉴定方法,他们都是知道的,也都有相应的应对方法。作假也得与时俱进不是
比如说唐代三彩圆形器物的底足一般呈“飞棱”状,并在棱尖外修一刀,这在碗、盘、瓶、执壶、钵等器物上最常见。真的高仿品做出来,这道工序绝对是不会少的。
如此种种,都是作假者为了和鉴定者斗法所做。
可毕竟,仿品就是仿品,水平再高,也替代不了真品。
在没有准确年代鉴定的情况下,像徐耀辉他们这样的老行家。还是有自己的鉴定方法。
其一,到底是不同的人所制作出来的,现代人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重回过去,和唐代的那些个工匠们保持同样的技艺水平,还有心情心态等等方面。
即便是高仿品,想要达到唐三彩的那种神韵,也是不容易的,最多。也就是形似而已。
jg于此道的行家们往往就可以挑出很多毛病来,诸如,比例不协调,面部呆滞,造型过于刻意。线条生硬,线条过于规整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真品和仿品所用的材料,也不太可能是完全一致的。
一般而言。唐三彩的胎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