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6(2 / 2)
回答的到是平谈无奇,王振宇想了一下又问道:“你觉得制好还是多党制好”
陈布雷觉得眼前这位大帅好奇怪,不是招募秘书吗怎么问的都是些政治顾问该回答的问题不过奇怪归奇怪,他还是耐着性子答道:“这块我也曾涉猎,个人感觉,制除了直接世袭一项外和封建制度无区别。固然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一旦出错就难以通过自身纠正。同时权力高度集中也使得政治畸形,缺少协商和妥协的基础。多党制虽然繁琐,但是如果运用的好,也是厚积薄发。”
王振宇听到这里就笑了,要是自己那天让你小子去高呼一个国家一个领袖你喊不喊
“呵呵,果然是有见识,远生兄所言不虚,最后一个问题,你愿意加入到我们这个组织中来,让我们这个组织更加光明更加强大从而避免走向堕落和腐朽吗”
陈布雷起身道:“布雷虽是一介布衣,却愿将这七尺之躯许之于国。”
王振宇抚掌大笑:“好,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秘书了,晨浩啊,你带陈先生去办个手续,以后他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然后又站起来和陈布雷握手道:“我得布雷,如获国宝,好好干,将来定然大有可为。”
陈布雷对于王振宇的重视也很是感动,此后一生对王振宇都是忠贞不二的。
王振宇这边在招揽人才,那边的谈判也没闲着,其实也不需要什么大佬出面协调,王振宇的方案对于任何一方都是有足够吸引力的。按照这个方案,一个强干弱枝的地区性中央联合政府就会新鲜出炉了,这意味着什么呢稳定。这恰恰是经历了民国之初几年动荡之后所有人都期待的东西。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家还吵的那么厉害呢
问题就出来了,大家争吵并不是要吵这个方案的对错,毕竟力量对比在那里。国社党这边七个半省,革命党这边一个半省;军队差距更大,国社党这边光青年军就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还不算地方安保部队。而革命党这边,野战部队不超过六万,各类民军到是多,可没武器也是一群乌合之种。所以随着谈判的继续,革命党上下慢慢已经产生了这样一个认识,反正自己家底薄,怎么合并都不吃亏。至于争吵,无非是在合并之后多得点好处而已。
所以谈判在第三天就从意识形态进入到了利益分配的阶段了。。。
王振宇第三天依然没出席,他在忙着接见他昨天想起的几个未来的将星。
卫立煌,张治中,陈诚,罗卓英,熊式辉,郑介民,蒋鼎文,周至柔等二十多个年轻人正一字排开站在王振宇面前,这里面年纪最大的是熊式辉,22岁,最小的是陈诚18岁,还是浙军朱瑞麾下的一个见习排长。而这些年轻人在惊喜之余也是无比惊讶,目前中国最有实力的王大帅为什么会召见我们这些小萝卜头呢
没等他们多想,王振宇就不想和他们如陈布雷一般深入沟通了,一来有底子是有底子,成长起来还是要靠自己后天努力的,拔苗助长就不好了;二来人也有点多,一个个问还不得把王振宇累死啊,所以大手一挥:“明天起你们就在侍从处实习半年,然后统一报考军校。”
最让王振宇吃惊的是蒋介石,他居然拒绝了自己的召见,靠,太不给面子了。。。
第276章 合党五
不给面子也没什么办法,王振宇发现人越是到高位就越是不可能随心所欲,要顾忌的东西太多了,如果自己真的因为蒋介石的行为就去把人收拾了,那就太掉价了。由他去吧,反正历史早就不是那个历史了,除非有人把自己干掉,然后来个拨乱反正。
正当上海这边折腾的十分热闹的时候,北京却是一片肃然。
虽然按照南北停战协定,北京依然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但是很显然这个中心已经是名义上的了,后袁时代的北京已经开始了贬值。不过以英国为首的公使团依然在北京没有挪窝,因为他们自己还没有就中国未来的局势争论出个子丑寅卯来。
英国公使馆里,一场宴会正在举行,穿着艳丽的外交官夫人们以及来自北京的当权者们的女眷们正在宴会现场品着上好的法国干红,就流行的服饰交换着意见,打着领结端着盘子的中国小厮穿梭其间,为这些贵妇人们输送酒水。这里看不到一点欧战的硝烟,有的只有轻松愉快的交谈和会心爽朗的笑声,仿佛那场断送了欧洲千万年青人生命的战争跟他们毫无关系一样。而在宴会现场隔壁的小屋子里,气氛就变得肃然起来,英国公使朱尔典,法国公使康德,美国公使芮恩施,日本公使日置益,俄国公使库朋斯齐,传统意义上的六大列强有五位在座。至于德国公使则因为是交战国的关系,虽然在战前有约定在对华问题是统一行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按照规矩,作为目前世界的霸主,英国公使朱尔典依然是第一个发言:“我的朋友们,这场在中国持续了四个多月的该死战争终于结束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古老的国家现在已经进入到了实际分裂的状态。我想作为文明世界的使节,我们有义务坐下来谈谈对于这个古老国家未来的看法,并且为这个国家的和平做点什么。”
朱尔典还真的是个天生的外交家,罪恶的事情在他口中都变成正义的了,话说袁世凯称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位仁兄劝进,导致袁世凯真的以为列强会支持他,可是实际上忙于欧战的列强根本不可能拿出什么真金白银来支持他了。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