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7(1 / 2)
较先进的技术,比如神臂弓等等。所以并没有印发,而是保存在了宫廷之中。
到了嘉靖时期。皇帝对永乐大典非常的喜欢,桌案上一般都会放几本永乐大典,有空的时候便翻看一下。
因为古代的建筑多是木头做的,而且以前也没有电灯,都是点的蜡烛,便很容易发生火灾。在嘉靖皇帝时期便发生过一起火灾,差一点便把永乐大典正本给付之一炬了。
而且有些大臣对永乐大典也非常喜爱,虽然皇帝三令五申不允许将永乐大典带出宫,但还是有一些官员不遵照规定夹带了一些出宫回家阅读,而且发生了失窃的情况。后来虽然找回来了,但嘉靖皇帝还是非常担心,如果正本损失了,便再也找不回来了,便要求臣属抄录一份,这就是副本。
所以,永乐大典的副本和一般的所谓临摹、赝品不同,也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它的损毁也是让人非常痛心的。
负责抄录副本的人大家也应该很熟悉,就是名相徐阶。这老小子本来还想打乱排版只录内容的呢,但是看到永乐大典的排版之后,发现没有比这样排版更合适的,便完全按照正本的排版进行复录。要在今天这种活太简单了,弄一台复印机,最多几天的功夫就能完成。可是那时候没有这种高科技,徐阶带着一大批人又用了整整六年的时间,一直到嘉靖皇帝死后,才把副本完成。
但是蹊跷的是,正本从此之后便消失不见了,世上存留的永乐大典,依然只有一套,那就是副本。
马尚都等人在这个时候开会研讨永乐大典相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马哥,这大冷的天儿,不在家中吹暖气,跑去开什么会呀难道永乐大典的正本找到了”于飞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永乐大典有多珍贵。当下开玩笑说道。
“你小子,正本要真的能这么轻易的找到,哪里还会几百年都没有消息呀”马尚都笑道:“这次把我们召到一起主要还是因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要将他们收藏的十一册,二十二卷的永乐大典归还给我们。”
永乐大典一般一册录两卷,有时也会有一册录三卷、四卷的情况,不过情况非常少。这次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捐赠的十一册永乐大典,都是一册两卷的,所以共有二十二卷。
“嗨我当是什么事呢不就是几本破书吗值得那么小题大做吗”于飞说道。他对古玩的认识还不是特别清楚,所以并不明白永乐大典的宝贵。他还想一会跟马尚都谈新近得到的一百余件的古玩珍品的事呢。
他敢肯定,只要自己把这个消息稍微漏出那么一点点给马尚都的话,他肯定会屁颠屁颠的立马跑到扬州来找自己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马尚都一心都扑在了永乐大典上,恐怕这电话还是看在于飞是债主的份上才回的,否则的话,他铁定是不回了。
“几本破书”马尚都一瞪眼说道:“你倒是也去给我找几本这样的破书来呀我告诉你,董老可也在呢,我要是把你说的这话转述给他听,保管他大耳刮子抽你。”
“别您积点口德吧,好人有好报,我得到古玩保准也第一个想到您马哥。”于飞连忙告饶说道。他倒不是怕董德昌打他,他是怕董德昌罗嗦呀。不知道是不是年龄大了,董德昌教训起于飞来,简直是没完没了。于飞是真怕了。
“你小子也有怕的时候。”马尚都一笑说道:“好了,你还有什么事吗要是没有的话,我就先挂了,一会还要开会。”
看来马尚都是想结束通话了,正要挂断电话的时候,于飞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又连忙问道:“对了马哥,那个什么永乐大典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呀”
在他从叁井住友收藏室中挑选的古玩中,有一件正是一本书册,从混沌之气的年代上判断,应该属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嘉靖皇帝在位四十一年,断代也比较的容易。难道那会是永乐大典的副本之一
但是于飞又马上推翻了,永乐大典副本现在存世的也就八百卷,四百册左右,而且散落在世界各地,哪里是那么容易能找得到的
果然,马尚都一听于飞的话,也说道:“你小子问这个干什么是不是又想去捡这个漏我告诉你想都别想全世界现在也只有400册左右,市场上流通的根本就没有所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捐赠的这11册永乐大典才会显得如此的珍贵。至于你想在古玩市场上捡漏,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日本从三四十年代便开始在中国高价收购永乐大典副本,而且也确实收到了不少,基本上已经收完了。现在日本也是永乐大典收藏量最多的国家。所以有那个功夫去寻找永乐大典,你还不如去寻找其他一些国宝,说不定会有什么收获呢”
马尚都是见识过于飞捡漏的本事的,以他的运气说不定还能获得什么珍贵的古玩呢
日本又是日本于飞对这个国家可谓是讨厌透顶,它对中国的掠夺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是这已经成为了事实,难以改变了。
不过,于飞还是惦记着自己手中的那本破书是不是永乐大典。因为书衣已经脱落了,所以他并不能判断。
抱歉
第462章多一册
s:红绿灯拜求支持
“我说马哥,我就问你一句永乐大典长什么样,你看看你说了那么多话,都快赶上董叔了”于飞郁闷的说道。
马尚都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些年好为人师,一不小心就说多了。便笑道:“永乐大典高一尺五寸六分,宽九寸三分,换算成现代的计量单位的话就是高503厘米,宽30厘米。一册永乐大典大概在五十页左右,采用雪白、厚实的树皮纸,翻开书发出淡淡书香,十分讲究和美观。书衣,哦,也就是封面是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书衣正面的左上方黏有一个长方形的书签,框内题永乐大典四个字,字下方还有双行小字,说明这册书的卷数。右上方也黏有一个框,里面用墨笔题写这一册所属的韵目,又低一字注明这一册是该韵目的第几册。”
马尚都介绍的很详细,于飞大概想了一下,从尺寸上来说,倒是和自己的那本破书相吻合,但是那本书的书衣已经脱落了,光凭着尺寸也很难判定它就是永乐大典,说不定嘉靖时期印发的书都是那个尺寸呢。
“那书页又有什么特征呢”于飞继续问道。
“你小子倒还真有几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好吧,反正也不差这几分钟。整部永乐大典都是用朱、墨笔写成的。朱笔主要用来绘制边栏界行,书写引用书籍的著者和书名;墨笔用来书写题名、卷数、韵目、书籍并绘制图画;圈点则是用内空外圆的芦、竹、骨或玉制笔管蘸上朱砂印泥戳上的。整体看起来端庄美观。朱墨灿然。每一叶朱色的边栏界行都是用手绘制、而不是印刷出来的。大典的边栏四周都绘成双边,朱丝栏把每半叶隔成八行,版心间上、下各有一条粗粗的象鼻。中间还有一个鱼尾”
““鱼尾”上方记载书名和卷数,下方记载叶数”突然,于飞激动的打断了马尚都的话,因为他发现自己从叁井住友那里淘来的书册和马尚都说的永乐大典的特征完全相符。也就是说,那本书九成九就是一册永乐大典
所谓鱼尾是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的一行版心中间的图形,因酷似鱼尾而得名。而象鼻则是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