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02(2 / 2)

加入书签

“他做松州太守多少年了”卢承烈点了点头说道。

“已经有二十年了,此人乃是松州出身,在松州很有名望。”狄仁杰脸色忽然一变。在大唐有规定,当地官员不得在桑梓担任官职,官员在一定的年限之后必须调任他地,最多只能连任一次,也就是说六年的时间。可是张一峰却在松州呆了二十年,这显然是不符合常理的。也是不允许的,可是这就是存在的事实,不由的让狄仁杰警醒起来,他双眼睁的老大,望着卢承烈。

“孤也很感到惊讶,他是如何做到的。若是当年建国初期的时候,他能做到这个样子,孤还是理解的,那个时候,朝中的制度是不健全的,对于偏远的边境地带掌控的力度也是比较小的,父皇对那些地方关注也很少,可是如今时间都过了这么久了,岂会还有这种情况出现张一峰在松州呆了整整二十年,呵呵,有的时候,一任皇帝在位恐怕也没有二十年吧这二十年足以他做出许多事情来。”卢承烈冷笑道。

“臣倒是听说张一峰与当地的蕃民关系不错,他的女儿嫁给了当地的一个部落的首领。”狄仁杰轻轻的说道。

“这就是了,这就是了。”卢承烈轻轻的说道:“如今孤倒是相信你的第二个推论了。魏阁老虽然在见识方面差了一点,但是为人性格孤还是比较认可的,泄露朝廷机密的事情,他是做不出来的。许敬宗为人虽然让人诟病,但是他却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泄露朝廷机密一旦追究起来,就是当年的凉王叔也被父皇训斥了一顿,更何况他许敬宗了。更何况,这还有陷害同僚的嫌疑,许敬宗是不敢做的。如此说来,恐怕也只有张一峰自己了。正如同你所说的那样,他的利益已经和朝中的某些官员的利益纠缠在一起了。所以一旦自己出现了危难的时候,这些人就会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保住他了。难怪他能在松州呆了那么长的时间。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谁愿意将这个人放走,因为下一个人你还不知道他配合不配合自己呢还不如留着他,大家都能得到好处。可恶啊,可恶,真是一群的朝廷蛀虫。”卢承烈拳头捏得紧紧的,手指关节发白。

“殿下,这些人可是藏的深啊”狄仁杰轻轻的说道:“而且这个张一峰若是凭借此事的话,恐怕不能将他如何他虽然有资敌的嫌疑,但是殿下不要忘记了,松州城保住了,这也是一个事实。天下人都认为张一峰是有功的,不会追求一旦薛仁贵的大军不能渡过岷江之后,或者说吐蕃大军在岷江西岸站稳之后,会不会背信弃义,继续攻陷松州的事情来,毕竟事情没有发生,在世人眼中,三十万石粮草和十几个青楼女子的性命岂能与十数万的百姓相提并论,更何况那松州城内多是富户,其资产加起来足以买下百万石粮草的。这些人也只会考虑这些事情,殿下,若是找这个借口处置张一峰,就会天下人不服,也会是让天下人记住张一峰这个名字。而且对薛仁贵将军也是十分不利的。”

“多谢怀英提醒。”卢承烈吐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拳头也松了下来,只是又摇了摇头,说道:“可是外面的太学之事呢他张一峰人远在松州,居然能让整个长安的太学生为他求情,让长安的那些达官贵人们为他求情,他这个张一峰的威望可真是高啊”

狄仁杰闻言面色一变,他知道不管怎么样,这个张一峰已经是必死无疑了。不但是因为他的资敌,让三十万石粮草落入吐蕃人手中,让吐蕃军队进入大唐没有粮草的后顾之忧,又向吐蕃军队奉送了十几名青楼女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张一峰是犯了大忌讳。那就是他的影响力居然能从松州到达长安京师,这次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狄仁杰却为难了。卢承烈的言下之意很明白,就是让狄仁杰想个办法来,将张一峰能够光明正大的除掉。张一峰该死吗该死,凭借着他的伪君子的模样就是该死的。只是要是想光明正大的杀掉张一峰,狄仁杰自认为是没有那个能耐的,或者说,他不敢去做。

“殿下,臣听说许阁老最近又新纳了一名小妾,那小妾喜欢奇花,殿下的花园中,不是有一朵西域进贡的奇花吗何不将此花赏赐给许阁老呢”狄仁杰轻轻的说道。他是不能出主意,但是却是有出主意的人啊当朝阁老中,谁最恶毒,那非许敬宗莫属了。他也相信,许敬宗一定会想出办法来对付张一峰,达到卢承烈的要求的。

“没想到许阁老老当益壮,这个时候还纳了一名小妾,孤倒是很惊讶。也罢怀英,你就去告诉他,让他明日下朝之后,来东宫拿花吧”卢承烈双眼一亮,扫了狄仁杰一眼,点了点头,若无其事的说道。

“臣遵旨。”

东宫之争 第六百四十九回离其地,去其根

第六百四十九回离其地,去其根

“父亲,你又何必要参与此事呢”魏府中,魏征正端坐在太师椅上,在他的面前站着一i位儒雅的书生,面貌倒是酷似他,正是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他口中说的参与此事,正是指外面如今议论纷纷的张一峰奏疏之事。

“我儿也以为那张一峰是该杀的吗”魏征轻轻的说道。双目隐隐有一丝慈祥之色,根本没有外面传言的执拗相公之说,活脱脱的是一个慈祥父亲。

“陛下远征西南,对抗西南四部,然后远征吐蕃,又岂是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远嫁吐蕃那个蛮夷之地,最重要的陛下要树立一个规矩,那就是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得和亲。若是靠一个女子来维系两国之间的关系,那就说明大唐并不是真正的强大,中原的汉人王公大臣可以娶那些蛮夷之地的美貌的女子,但是我中原岂能靠一个女子的胸脯来维护两国的和平。所以陛下决定出兵,那些青楼女子虽然仅仅是青楼女子,一双玉臂千人枕,一点朱唇万人尝,但是不可否认她们都是汉家女子,就算出卖自己的笑容,也是在你情我愿的情况下,张一峰这么做,就是将我汉家女子送给那些蛮夷人,最后更是被那些蛮夷人所杀,所羞辱。这样的人岂能留在世上,孩儿并没有认为薛仁贵将军这么做有什么错误。并且,他也并没有如同历代骄兵悍将那样,插手松州之事,只是将此事转报宣德殿而已。”魏叔玉有些不满的说道。

“你说的这些为父如何不知道,而且你知道的为父已经知道,还知道的更多。”魏征摇头苦笑道:“在宣德殿的时候,陛下命我们主掌国事,但是陛下远在西南,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关心西南的情况,我还看过西南的地图,从岷江到松州不过一两个时辰的距离,轻骑很快就能杀到,事实上,只要张一峰坚持一两个时辰就足以抵达松州,那个时候吐蕃就足以被吓的退兵了。”

“父亲既然知道这些,又为什么要支持张一峰呢”魏叔玉闻言惊讶的问道。他原以为自己的父亲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会支持张一峰,但是如今看来,魏征是知道这里面的道理,但是还是如此坚持的支持张一峰,这就让他很是奇怪了。、

“张一峰这样的人,死不足惜,但是为父担心的却是另一件事情。”魏征摇摇头,说道:“历代王朝都是文臣压着武将的,大郎可知道这里面的缘故”

“孩儿自然知道。”魏叔玉点了点头,说道:“历代王朝太平盛世士气,君主大多是守成之君,如此一来,边疆无事,天下太平,武将也就没有立功的机会,而读书人也就逐渐多了起来,一旦入主朝廷,也就形成,文盛武衰的迹象了。文臣压着武将也是自然。”

“不错。而且你还少了一点,那就是这些都是皇帝所默许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