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5(1 / 2)

加入书签

如交给一个有才能却桀骜的人,至少自己可以放心一点,阎应元不会将自己交给清军。

“这样吧,如果你能说服顾三麻子向朝庭投诚,朕可以不追究此事,顾三麻子朕可以授予海上游击将军一职,不过,他的部下必须接受朕派人进行整编,你看如何”王福缓缓的说出自己的打算。

这样一来,自己可以不必将希望全部放在郑家身上,郑芝龙已成为整个南洋的海上霸主,可惜这样一个人最终还是投降了满清,王福实在不敢把自己的安全完全放在郑家身上。

说出顾三麻子之事,阎应元心中也是七上八下,听到皇帝的话,终于放下心来:“微臣多谢皇上不罪之恩,皇上放心,顾三麻子素有忠义之心,微臣一定可以说服他向朝庭投诚。”

“好,朕给你十天时间,这十天里,爱卿要做二件事,一是把你训练的六百庄丁带到京城,二是必须说服顾三麻子来投,若爱卿有什么好的人才推荐,朕也可以酌情援予官职,十天之后,羽林卫就要大举募兵。”

“微臣遵旨,禀皇上,臣还有一事相询。”

“爱卿但讲无妨。”

“不知羽林卫要募集多少兵力,士卒待遇如何”

“原来是此事,爱卿不问朕也要讲,朕先说待遇吧,羽林卫是天子亲军,待遇自然也要相应提高,普通士兵月银五两,军官另计,至于人数吗,暂定一万人吧,多了,朕也养不起。”王福脸上现出一丝自嘲之色。

一万人,一年光士卒的军饷就要六十万两,加上军官,兵器,粮草,起码也要数十万两,合起来就是一百多万两,阎应元听得兴奋起来,皇上果然是大手笔,他相信有一万人,只有经过一年训练,就是和刚刚击败流寇的鞑子也可以争锋。

阎应元却不知,为了这支军队,光采购军械的银子就已经超过了百万之巨,只待田成回来,士卒差不多招募完毕,这批军械刚好可以用上,为了自己的安全,皇帝要打造的是不同于以往的一支全新军队。

第一卷风雨江山 第二十二章天子亲军三

“皇上,江阴子弟习武者众,臣恳请皇上允许臣在江阴募兵。”

“江阴强盗无锡贼。”这是江南的一句俗语,这是一句玩笑话,据说是从“江阴强桃无锡蚀。”转化而来,江阴盛产桃子,汁多而味美,当地人往往说东西好是在前面加一个强字,江阴的桃好,则称为强桃,到了采摘桃子时,桃农多把桃子挑到无锡城卖,江阴离无锡太近,涌来的桃农多了自然卖不上好价钱,估有“无锡蚀”之语。

江阴仍是长江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就造就了江阴子弟多习武艺,好勇狠斗的传统,这种传统与江南柔弱的文风格格不入,为江南文人不喜,“江阴强桃无锡蚀。”这句话慢慢就转变成了“江阴强盗无锡贼。”

这句俗语王福前世也听说,他沉吟了一下,道:“即如此,爱卿可以在江阴挑选三千人,其余七千人再在各地挑选。”

王福不要说当过皇帝,就是一个小领导也没有当过,但他有后世几百年的见识,深知无论如何信任一个部下,必要的制衡肯定要有,当然不会允许自己的一万亲军全部出身江阴。

能在江阴挑选三千人,阎应元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江阴只是一个县城,全县人口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万,三千子弟,几乎每四五户就能摊上一人。

“微臣遵旨。”

“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刚刚送走阎应元,王铎又出现在殿门外,王福叹了一口气,实在不愿听王铎的唠叨,连忙喊道:“田成,准备一下,朕要出宫。”

旁边一名内侍慌忙道:“皇上,田公公已经外出了。”

王福才恍然记起,自己把田成派到澳门去了,看到王铎已经向自己走来,避无可避,索性迎了下去,将脸沉下,冷冷的道:“王爱卿,你若是仍然要劝朕借虏平寇那就不用开口了,除非朕死了,否则绝不同意此事。”

王铎听得一呆,看见皇帝甩着袖子走人,他张了张嘴想叫住,最终只得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垂头向宫外走去。

“什么,皇上真这么说。”得到王铎的回报,马士英脸色脸上不相信的问道。

王铎点了点头,马士英脸上一阵青气闪过:“皇上真是意气用事,我们不能让皇上胡来。”

“首辅大人,或许皇上说的有道理,清虏才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王铎犹豫的道,他这些天天天向皇帝相劝,多少也受到王福的影响。

马士英用一种鄙视的眼光看着王铎:“清虏又不是第一次入关,以前还不是退了,他们所求者不过是财物而已,我大明上万万人口,清虏才多少人,如何敢兴吞并大明之心,再说还有平西伯的关宁铁骑在北方,清虏又如何会没有顾虑。”

“可是皇上态度很坚决,绝不可能说服。”

马士英低着头,口中嘟嚷道:“奇怪,洛阳被流寇攻破,皇上历经千辛万苦才逃了出来,生父,妻子儿女全死在流寇手中,反观清虏,虽然占了北京,可是也是从流寇手中取得,为何皇上好象更恨清虏而不恨流寇。”

这也是王铎奇怪的地方,只是他却没有接马士英的话,而是道:“皇上如此态度,大人是否还要继续推行。”

马士英考虑了半响,也变得迟疑起来,没有皇帝的支持,他的地位绝对不会稳固,东林党人正在虎似眈眈的等着他犯错,若是他与皇帝关系变差,这是东林党人乐于见到之事:“罢了,罢了,这天下到底是朱家的天下,我等身为臣子虽然可以劝谏,却不能硬迫,否则岂不是成了欺凌主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