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82(2 / 2)

加入书签

“啊,小赵,快打旗语,让他们从西南入营。”

李老栓连忙醒悟,他刚刚挖的陷马坑,绝对不能让对方发现,更严重的是,自己人还没准成为第一批受害者。

小赵旗语已经打好,只见那十名骑士,立刻转向,绕西南而来,后面的大军与他们还有一定距离,但之前吓退李老栓的一些游骑,则与他们相距很近,远远望去,双方已经开始了互射。

十名骑士原本可以早些回来的,但是他们见到大军之后,犹豫了一下,因为第一批来到的,只有不到一万人的规模,他们拿不准对方主力究竟是在后面坠着,还是正在绕道围击立刻就走,未免有些可惜,就是这么一耽搁,让他们等于是从包围圈里往外冲了。

“将军,他们打旗语,说是主力应在3万人左右,全在后面。其余2万不知在那”

“准备迎敌”

黄得功已经看清,自己这十名游骑进营之时,便是大战展开之刻。于是,他紧紧手中的军刀,跨上战马,直奔西南的营门而去。

十名骑士重新出现在黄得功眼中时,已经变成8人了,远处三眼铳的白烟,一蓬蓬的飞起,现在火器不算太好使,一旦出现使用火铳的情况,就证明双方的距离已经极为接近了。

“将军,应该出去接应啊”

“不可,营门现在轻易不能开启,如果追兵过多,这8人我都不能放进来。”

黄得功原本懒得解释这么多,但他回头一看,是马世奇在问,只好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

说话间,8名骑士又掉了一个,剩下7人,已经来到营前200步的距离了。

“弓箭手,火枪手,准备接应。”

150步,7名骑士的身上显然都挂了彩,但他们依然在奋力打马。后面的追兵有60来骑。

“飞鸟铳射。开营门。”

100步,依然是7名骑士。后面的追兵也有人开始摔下马去。

“弓箭手,射”

50步,营门开启到只能两骑并肩的时候,便即停止。仍是7人。

“冲进来”

黄得功大声喊着。如今火铳、弓箭都在射,一切的一切就看他们的了。对面的60来骑,开始分出一半的人与营盘对射。

“冲进来,冲进来。”

一旁的士兵也都边射边喊。对面的追兵开始全部游走往复的冲营盘射箭了。

两骑、四骑、六骑、七骑。当最后一骑安全进营后,马世奇仿佛虚脱一般,晃了两晃。还不到100人的追与逃,在他看来也依然是惊心动魄。

“将军,北营敌人猛攻。”

一名小校跑了过来传令。

“好,我就去,送马大人回营。”

说完,黄得功一招手,刚刚死里逃生的七名骑兵,便跟着他向北营跑了过去。

路上,黄得功问了问侦查的情况,敌人三万大军已经全来了,并且没有安营扎寨的意思,显然,是想一鼓作气拿下他们这个营。

“你们七人有重伤的吗”

“嘿嘿,没有,小事儿。”

“你等七人,随小冀他们伙,速速护送马大人回返,记住,一定要把军情带到。明白吗”

“明白。”

北营已经开打了,李老栓的陷马坑虽说仓促结束,但也只剩下西面一小段还没有开挖,已经完工的这些,足够对方正面猛攻骑兵受罪的了,首先摔倒的战马,会借着惯性,横七竖八的倒下,然后后面的人马再上,又被绊倒一批,所以,当黄得功赶来的时候,李老栓的情形发倒不是太紧迫。

“老栓,你记着,我现在去东营,非到万不得已,不得再烦我,这是军令。”

李老栓上面还有协领、哨长,但老兵的权威在战时要远远高于职务,因此,北营的防务,其实是落在李老栓身上的。

“擎好”李老栓一句口头禅还没说完,就缩头缩脑的躲开了一箭。

黄得功打马去了东营,东营指挥是他的副将协领高恒波,见他来了,也没多礼。直接就笑着说:

“这他妈的损招,又是李老栓这个王八蛋提的吧哈哈,过瘾”

这边同样有陷马坑协防,加上小高的本事黄得功还是放心的,所以,黄得功也没搭话,帮着他们射了几箭之后,就直接转到南营去了,这边没有陷马坑。

黄得功没有提早让小冀他们在战前送马世奇,是因为大明例律定的极为详细,未开战,主监先退,无论什么情况,都是死罪。而一旦战事开启,送马世奇出营回返,就不算大事儿了。

之所以黄得功想的如此周全,是因为黄得功是长生军的后代,其父亲当年不知道因为何事获罪,被迁移至边军卫所,父亲是长生军,死后,他与老母变相依为命,按其父的罪责,不用世袭当兵,但年少家贫,又有一副好身板,出身用命的,就当上了边军。所以黄得功对功过分的很清楚,能有机会,便不让身边的人轻易获罪。

但是好像黄得功的好心没有什么效果,当黄得功来到南门时,他看见小冀等人正吵吵闹闹的还没走。

“小冀,你他妈混蛋,都什么时候了怎么还不走”

不是小冀不走,而是马世奇不走。

“将军,小的刚才趁马大人没留神,偷偷从后面敲了他一下。”

说完,小冀还吐了吐舌头。

黄得功哭笑不得,他原本的设计是,蒙古大军的战法,素来是先正面猛攻,再迂回包抄,只要正面攻击开始,小冀他们即刻突围,万事从容。但现在,眼见营外尘土飞扬,敌人显然已经包抄过来了,小冀他们已经错过最佳时机了。

“等他醒了,跟他说,军情不得延误,此乃军中必斩之罪。来人”

黄得功不待与小冀废话,招呼着他手中最后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