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3(1 / 2)
吗”
“高兴”秦王高兴。群臣能不高兴吗至少他们可以少受呵斥。
秦王话锋一转,道:“天下是统一了。战争是没有了,你们不要以为战争一结柬就是太平盛世。就可以坐在家里喝酒吃肉。什么事都不用干。你们要是那样想的话,就是大秦的罪人。据寡人所知,你们中已经有人这样想。这样行了。”
“臣等死罪”群臣例行请罪。
秦王接着道:“寡人要告诉你们的是口各地地关卡仍存。百姓过往仍是不便;各国地余孽仍在四处活动。意图推翻大秦而复旧国,再来鱼肉百姓;几百年的弊政仍存,不利于百姓生活。这些问题都要解决,这就是寡人今天把你们都叫来的原因,就是要听听你们地意见。顺便也给你们提个醒:天下极需治理”
如何治理天下秦王已经与周冲他们商量过,当然那只是限于极小的圈子,要治理天下就得群臣都要参与才行,这就要让他们知道秦王的意图和方略,这才是秦王召集他们地真正原因,是想把方略部署下去。
这的确是深谋远虑之举。群臣打从心里佩服出来。齐声赞道:“王上圣明深谋远虑,臣等佩服”
“现在,你们就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你们要记住:寡人要听真话”秦王一脸肃穆,道:“说对了,奖说错了,寡人也不怪你们,言者无罪就是了。”
秦王话音一落,赢宁出班道:“王上,臣有本奏。”
“好啊”秦王很是高兴,道:“王叔身为宗室长老,是我赢秦子孙地表率,你能第一个说话,寡人心里特高兴。赵高。请王叔坐下说。”
赢宁也是没有想到秦王如此礼遇他,真有点受宠若惊,心里的希冀更大几分,谢恩道:“王上,臣不敢当。”
秦王哎一声,道:“王叔,瞧你说的,你是寡人地王叔,又是朝廷重臣,年纪又这么大了,要是站着说话,你的身子未必受得了。来来来,坐下,坐下。”亲自扶着赢宁坐下。道:“王叔,你说吧。”
谢一声,赢宁道:“王上。臣以为王上雄材大略,独步古今,奋先辈之余烈。大军东出灭六国,平定百越之地。大秦的疆域东到大海之滨,西至极西之地,南接无窘之地,北连大漠,万里疆域皆成于王上。王上实是古今第一帝王。”
好话谁都愿意听,何况这是实实在在的功业,并非吹嘘,群臣马上附和,秦王听了也是高兴道:“单论功业。寡人自信不输于任何帝王,三王五帝也没有寡人的疆域广阔。只是,寡人不能一味陶醉,而是要把这疆土守好,留传于后世。说说说,接着说。”
秦王如此高兴。看来成事的可能性更大几分,赢宁也是喜不自禁,道:“王上之功业独步千古,前无古人,更无来者,臣以为王上应该改羊号,王上之功业如此之大,尊号也应该与所有的帝王有所不同。”
他这话立即得到群臣地响应。纷纷议论起来。
秦王问道:“李斯,你以为呢”
“王上,臣以为此议甚是。”李斯一是喜欢拍秦王的马屁,这事要是不同意的话太也扫秦王的兴,再者他知道这只不过是赢宁的一个小小铺垫而已。更重要的还在后面,哪敢有不同意见。
秦王不置可否,问道:“韩非,你以为呢”
韩非结巴着道:“王上,此议有理,臣也这样认为口古之帝王,拥有的疆域不过千里之地。及到后来也不过中原那么大,比起王上之功业不及十一也。”
“缭子先生呢”秦王问道。
尉缭缓缓道:“古之帝王之所以被人称为帝王。就在于他们立下了不世之勋。三王五帝才得以流芳后世。王土扫灭六国,一统六合,成就帝业,比起古之帝王远远过之,王上应当拥有尊号。”
“周先生,你说呢。”秦王话一出口才记起周冲不在。笑道:“寡人忘了周先生不在,寡人真想听听他的意见。”
李斯忙出班,道:“王上,臣与周先生相识于布衣间,相交已久,依李斯看来周先生深明事理,常言王上之功自盘古开天地以来所未有,臣想周先生断无异议。”
秦王之功是盘古开天地以来最大的功劳,这话周冲的确是说过的,群臣忙附和道:“是啊,王上。”
点点头,秦王道:“这倒也是。你们认为呢都说说。”
群臣齐臣道:“臣附议”
尊号在古人看来很是重要,只有建下不世功勋的帝王才能享有,周冲这个现代人其实并不当一回事,尊号毕竟是虚的,给老百姓做实事才是实的,周冲要是在断无不同意的道理。
秦王扫视群臣一眼,道:“你们都无异议,那这事你们就好好议议,寡人该当用什么尊号。这事,就由李斯、韩非、缭子先生你们主持。”
第一个奏议如此高看。赢宁精神大振,心想该是到正题的时候了。请咳一声就要说主题。
第六卷 革新篇 第三章 闹分封二
秦王目光独到,发现赢宁还有话要说,道:“王叔有话请说。”
赢宁应一声,道:“王上,臣以为天下一统,这都是王上圣明,若无王上的圣明,这天下想一统也统一不了,天下一统,是王上之功。臣子们附于旗尾,追随王上鞍前马后,出生入死,血洒疆场,也有微功,王上建不世之功。上尊号,臣子们也应该有所赏赐。有过者罚。有功者赏,这是大秦立园的根本。还请王上三思。”
他的话音还没有落,一片附和之声就响起,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好象吵闹的蚊子一样嗡嗡直响。
尉缭、韩非、王剪、蒙武、李牧、蒙恬、张良、王敖、甘罗低下头,眼观异,异观心,仿佛没听见群臣的议论声似的。
李斯先是扫视一眼群臣,再看了一下秦王,发觉秦王不动声色,也不敢妄议,最后学尉缭他们一样,低眉顺眼。
秦王并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等了一会,才挥手道:“好了,好了。王叔,你这话可是就得很对,赏功罚过。大秦立国之本。寡人自认为寡人所建的功业三王上之上,远迈三代。璧诗爹云,济济多士,墨成大功“意思是说周文王礼贤下士口聚集了一扯杰出的人才,才建功立业,这话可是金石之言。要是周文王没有太公、周公、召公、散宜生这些人才。也不能有孟津会诸侯的盛况,更不可能大败封王于牧野,也就不可能伐封成功而建周室。
“寡人能够建下如此功业,说到底就是因为寡人身边有一大扯人才。缭子先生、周先生、韩非、李斯、张子房、王剪、蒙武、李牧、内史腾、蒙恬、王贲、王敖、王绾、甘罗、章邯、屠雕、索方。还有你们群臣,正是你们鞍前马后的忙碌,操持国事。才有寡人定鼎天下,一匡海内的帝业。
“你们地功劳,寡人心里知道。就是王叔不说,寡人也会重重地赏你们。你们先别忙说话,等寡人把话说完口你们心里一直盼着寡人赏你们。这是人之常情嘛,很正常,你们能说出来。寡人高兴来不及呢,不会怪罪你们。”
论功行赏,谁都喜欢,群臣心里早就盼着这事,秦王如此肯定他们地功劳,无不是欢喜无限地道:“王上圣明”这话说得真诚之极。
秦王点头道:“想,你们今儿的称颂。寡人听起来和往日大不相同,你们高兴。寡人也就高兴。好好好王叔,你来说说该如何赏赐群臣。”
自古天意高难问,赢宁哪有看穿天意的眼力,更别说秦王是那种深不可测,无从捉摸地人,他能很好地掩盖自己的心思,赢宁早就在等着秦王这话,应一声,兴奋得老脸上泛起了红光,道:“王上,臣以为应当仿效古法,行分封。封赏群臣。”
仿效周武王的做法,群臣人人都有一块土地。都可以去当土皇帝。这正是他们心里所想,齐皆附和道:“臣附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