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2(1 / 2)

加入书签

记住,我以往曾经说过的,咱们兄弟要想有一个安稳的家,不论是哪里,都是打出来的。这天下没有白吃的饭,不管是大明,还是别的什么人,都不会白给我们好处。那袁应泰若不是象咱们估算的那样,能给这个参将”

赵毅成点点头,这点是没有疑问的。袁应泰袁大人可不会因为苏翎、赵毅成,改变文官对武官的看法,更何况是逃军的底子。

“所以,不论我们采用什么对策,我们,始终是我们,没有人能站在我们头上。”

苏翎说得很重,这即代表了以后的态度。

赵毅成明确这一点后,再次将话题转回去。

“大哥,若这样的话,这故事、帖子可得斟酌一下,不能太露骨了。”

苏翎点点头,说:“所以,最好找几个说书的,或是戏班子的人。这些人肚子里不少故事,又能随口新编,让他们琢磨,效果会更好。眼下只要传出去这个故事便可。至于那些帖子,这印出来的量,足够贴到每一个集市、村子里去。不过,写些什么,便要你去想了。”

“大哥给举个例子”

“比如,这在辽东,谁是恶谁是凶,谁又是善,谁又能让人吃饱饭。”

“这么说,要将对咱们有利的消息夹杂其中”

“对。”苏翎说道。

“那”赵毅成说道,“先将努尔哈赤做的恶事都贴出去。”

苏翎笑了笑,说:“这由你定。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如今有了这书坊,印个几千张不是难事,既快又省事。只管将我们需要散布的消息四下散出去,以后或许还有更多的用处。”

既然如此,赵毅成很快便举一反三。

“大哥,那努尔哈赤那里是不是也可以散步一下”

“当然可以。你让哨探们小心从事,努尔哈赤掠去的汉人中,识字的也有不少,尤其是那些降兵降将,这声势如何造,你们好生琢磨。”

“是。”赵毅成答道,看其神色,似乎已经在琢磨了。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九章 以血授职

大明朝廷给辽东经略袁应泰的回文比预想的要迟上几日,但终归还是到了辽阳。

那费英东去时走的隐秘,一路上凭着袁应泰的手令自是无人阻拦,从广宁到山海关,直至京城,所有的关隘、边城都没人知道这队快马加鞭的队伍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不过,这到了京城,在朝廷上可就不是秘密。

依着惯例,但凡出现这么一个较为重大的事件,这首先便是验明费英东真实身份的争议。天启皇帝年纪虽小,可一样要面对这种前几任皇帝一律感到头痛的场面,好在身边的魏忠贤好言相劝,没几句话便让天启皇帝转了念头。

朝廷上这回的争吵,倒真没如以往那般拖延下去。质疑者不过是跟那几位提拔袁应泰的文官一贯不对劲,例行公事般的嚷嚷一阵子,上了几道奏书,便偃旗息鼓收了阵势。好歹这费英东的俘获,无论真假都算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收获。

辽东的战事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无论谁去经略辽东,这人选问题上可以斗一斗,可这袁应泰既然已经选定,就算想生事,也得等袁应泰出点纰漏才是。再说,费英东的身份,算是一份大礼。袁应泰说过,明春便欲收复抚顺,所有的部署均是针对当初满朝攻击熊廷弼的弊处而做的调整,也算是众望所归。且这今冬便送来首功,这样的功绩,总还是赢得大多数人的默认。

是故这袁应泰在折子中说的将费英东之事暂时秘而不宣,也得到朝廷的同意,将费英东收押,待到明初再做处置。而对袁应泰所奏苏翎的提议,也做了一定程度上的低调回复。自然,苏翎被升为镇江参将,驻防镇江堡、宽甸一带,并于明年初春在袁应泰布署在辽沈一带的官兵进攻抚顺时,向赫图阿拉进袭这样的字句,清清楚楚地写在行文之中。

这样一来,苏翎所部做为突如其来的一股兵马,不仅全部被免除了当初的逃兵罪名,且按袁应泰的意思,以一万兵马的额度提供粮饷、器械。只是作为袁应泰的一股伏兵,这项任命并未发布在朝廷的邸报上,只在山东、天津的督饷官员之间传布,令其提供所拨划的军需。而在辽东,更是仅限于袁应泰布置在瑷阳、清河一带的总兵刘光柞,监军胡嘉模知晓,另外其余几位总兵官也被密令逐一通传,并要求严守军机。

种种因素的作用下,袁应泰没有将苏翎招至辽阳宣读圣旨,而是派了他的一个亲随,叫何丹旭的,带着十几个护卫前往镇江堡秘密授职。按大明朝的律令,这参将一职的大印、旗号以及一应号牌仪仗,自由何丹旭带往镇江堡,不过令苏翎等人感到意外的,是何丹旭还带来朝廷专门赐予苏翎的一副精良铠甲,以及一把号称削铁如泥的宝刀。

这些御赐的甲杖,不知是天启皇帝的主意,还是朝中某位对袁应泰寄予厚望的大臣想的点子,对目前大明的武官来说,这已是鲜见的殊荣。可想而知,苏翎的这般待遇,代表着多少人对获得胜利的迫切心情。

何丹旭带着护卫一路进入镇江堡,这边自有冯伯灵派来的人引导,在昔日的参将府前下马入内。

一进前厅,何丹旭便见厅内已坐了三人,正是苏翎与冯伯灵、赵毅成。

见既然已有人通报,却仍这般大大咧咧地坐着,丝毫没有迎接的意思,何丹旭不禁心中有气。

“苏翎接旨”何丹旭厉声叫道。

那边冯伯灵下意识地站起身来,却又停下,望着苏翎。

当然,更为吃惊的是何丹旭。因为这一声之后,整个大明朝没有一个人还会站着的,更别人面前这两位依旧坐着,瞧着自己冷笑。

“大胆”何丹旭已经不知道该用什么词儿了,只吼叫出这么一声。

“坐吧。”苏翎淡淡地说道,指了指一旁的椅子。

“你”何丹旭只说了一个字,便向厅外望去,似乎在寻找他带来的护卫。

面前的情形完全出乎意料,闻所未闻。厅外站着的十几个护卫见何丹旭神色有异,立即警觉起来,有几个当即便要闯进前厅。

“拿下”苏翎吼了一声。

只见一片人影闪动,不知从哪儿冒出密密麻麻的铠甲士兵,远的手持短弩,近的腰刀连晃,那些何丹旭带来的护卫还没回过神来,便已经被一个个的按倒在地上,有两个手快的拔出刀来,但随即被乱刀当场砍死。一个士兵收刀稍慢,将一串血珠儿甩到厅内,在何丹旭的脚下画出一条红线。

何丹旭跟随袁应泰多年,何曾见过这番场面在官场上不过俯视百姓,跪见上官,哪儿有怀揣圣旨,却见得是血腥格杀的这两腿止不住地发抖,眼瞧着便自个儿要跪在地上。

苏翎挥了挥手,护卫们迅疾退了回去,地上的尸首也被拖走,另有几人提来几桶井水,将地上残留的血迹冲净,不消片刻,这厅前便干干净净,毫无危险的征兆。不过,何丹旭脚下的,还没顾得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