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32(1 / 2)

加入书签

独如此作想的。小姐也见到了的,老爷的那几个世交家里,不也是如此么再说”

“再说什么”吴琪雪声音发颤,像有些哭音,又像有些赌气。

吴九奎轻声说道:“老爷的那几个世交,小姐也是知道的,早就盯着吴家的产业了。那几家的公子,莫说小姐根本看不上,就连老爷,也是从未考虑过的。老爷还说”说什么”吴琪雪又问道,“九叔,你知道地都告诉我吧,我也心安一些。”

吴九奎望着吴琪雪,低声说道:“小姐,老爷论事,一向都很准。老爷说,那几家人,要不了多久,便要大祸临头,莫说家产,怕是连族人性命,也难说都能保全。”

吴琪雪身子一颤,轻声说道:“我爹真这么说”

“是的。”吴九奎低声说道:“这事与朝政有关,这一时半会儿地,小姐也听不明白。等上了船,这到辽东也也还要数日,到时小姐若有功夫,便说了解闷也可。总之这些年,老爷一直在慢慢疏远那几家人,便有这个缘故在里头。”

吴琪雪又叹了口气,说道:“这倒也罢了。那几家人,我看这也觉得烦。只是这回巴巴地送上门去,人家会怎么瞧我”

吴九奎当即正色道:“小姐千万莫要如此作想。这回先给袁大人的信里,老爷已经说明了,先不要透露小姐往辽东的消息。我们这一行,只打着到辽东行商的招牌,旁人可是不知道的。小姐就当是往辽东游玩便好,一切都等见了袁大人,再做商议。”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四十九章 人算天算

是时一弯新月当头,海风拂面,吴九奎的一番劝解却也如那风般地散了去。

吴琪雪转身看着吴九奎,说道:“做生意,这回一去,便是一万石粮食,想不招人注意都难。还有那些护卫,哪一家行商的,随身带着二百多人的护卫你倒是出主意假扮身份,你瞧瞧那些人连我都能看出一身的功夫,别人还能看不出来”

吴九奎笑了笑,说道:“这是老爷担心小姐的安全,才调派的人手。这些可都是在吴家做了不少年的,尽可护卫周全,那些货倒是无关紧要。至于掩人耳目,我们只防着官府,不招摇便是,吴家这数十代长盛不衰,可都是禀着那不招摇来的。至于旁人,就是看出来也不打紧的。这山东地界上,都已打点妥当,不碍事的。倒是到了辽东,却不知袁大人是否能照顾的上。”

吴琪雪似乎一说到实事,便暂时没了适才的幽怨,此时借着吴九奎的话,说道:“九叔,那些护卫,你还是让他们好生收敛着些,别一双眼睛总四下瞧着。按着袁伯伯信中说的来看,辽东一带,可都是人家带的兵,可别一下船,便被人家看穿了。”

吴九奎想了想,点点头,说道:“还是小姐心细,这回去我便去说。”

吴琪雪却没有立刻便走的,又将目光投向遥遥的北方,轻声问道:“九叔,你说那位将军,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吴九奎向北面海上望了望,见黑乎乎的一片,耳中只听等真真海涛声,便轻声说道:“小姐,那袁大人不是在信中说了么小姐也亲眼看过的”

吴琪雪低声说到:“我不是问的那些,那些战功、大捷的,可都是爹爹与袁大人在意的我是说他人如何”

“这个”吴九奎沉吟片刻。说道:“年纪约在二十八、九,总之不到三十”

话还未说完,吴琪雪便轻声说到:“连人家年岁都弄不清楚,便让我走这一趟。”

吴九奎无声地笑了笑,说道:“年岁也不打紧,这不到三十的年岁倒是真的,袁大人地信中倒也是说的不甚清楚。老爷也曾找人暗地里去兵部查过,当年在辽东立功升的把总一事倒有文录记载。”

“既然有底可查。那还说不清人家地年岁”吴琪雪问道。

“这”吴九奎笑了笑。说道:“那文案中只说了当时地年岁。却不能说便是真地。毕竟除了这一份文书外。便只剩下一份名册。是当年招募新兵时留下地。里面倒有其姓名。但只注明是苏州府地情形。便一无所知。”

吴琪雪沉默片刻。说道:“九叔。你还知道什么。都跟我说了吧。想来。爹爹与你总要想法子多查查那人地底细。不然也不会就这么便叫我千里迢迢地去辽东吧”

吴九奎想了想。琢磨了分寸。便说道:“小姐。老爷其实大部分地情形也都跟你说过地。只是有些担心小姐想地偏了。便没有明说。这说起来。也没多少了。”

“有一点也好。”吴琪雪说道。“爹爹既然让我去了辽东相机行事。这多一点。也说不准便有用处。”

吴九奎便轻轻咳嗽了一声。低声说道:“苏将

不待吴九奎说完整了。那吴琪雪却先打断问道:“九叔,你先说那人有多高长相如何这有什么嗜好”

吴九奎稍稍停顿一下,想了想,才说道:“这个头么袁大人说是比其还要高出半头哦,小姐当年见到袁大人时。年纪尚小,这么说吧。若按信中说的,要比我高出大半个头吧。”

吴琪雪转脸看着吴九奎。然后走近一步,显然是在比着。

“那我得仰着头看人家了。”吴琪雪似乎在暗笑。

吴九奎微微摇头。这女磨。

“这长相么”吴九奎琢磨了下,一时不好形容,说道:“若按文案中记载的,便是面白无须四字。这倒只能猜个大概了。不过,小姐,这四字虽然含糊,却定然不会是黑炭一般的人物。”

吴琪雪暗笑,身子在月影下微微摇曳着。

“至于嗜好,倒没有特别的。袁大人特意提到的,小姐不是也看过地这不好酒,也没见近女色,且也没听说敛财的传言。整日里几乎都在军营之中。这一点,袁大人尤其看重。小姐,这可与老爷见过、听过的带兵武官大大不同,也唯有此人一人而道,“往年不是也有什么戚继光戚总兵还有个叫什么俞大酋的不也是威风赫赫的武官”

“小姐,”吴九奎说道:“这事老爷与我曾详细说过。威风显赫倒是不必多说,单是那戚继光戚总兵,虽然也是屡创战功,但其家世代为官,可不是一般卫所旗军,在嘉靖1年时,那戚继光才10岁便继承其父爵,官居四品。这虽说武官的四品也算不得多大的官儿,但却也有不少家产。后来练兵,那军饷出了朝廷拨付的部分,却也有家资颇丰之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