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6(1 / 2)
,不少干了十好几年的正式工的名字竟然也在榜单之上。
“我们那边也快要改了,”何启弘回了趟食堂后,对李惠美说道,“张师傅讲,也就这些日子了,要不就承包给个人,要不就全部清退。”
李惠美无可奈何地长叹了口气。她的口袋里装着刚领来的清退工资,还没平日里工资的一半多。
“惠美”
李惠美推着自行车往厂外走时,忽然听见刘桂花从身后跑来。刘桂花在厂里有人,她不但成了第一批被确认留下来的,还直升了个科室的小组长。
“厂里把沿街的那些空房改成铺子了,”刘桂花给李惠美透露了个内部消息,“有卖的,有租的,还有联合经营的。听说,如果是厂里清退职工去的话,会有不少优惠呢”
““不管是租还卖,都得不少钱吧”李惠美有些犹豫。她虽然很想开个小店,但一想到钱,就立时打起退堂鼓了。
“你可以试试跟厂里说,搞联合经营,”刘桂花知道李惠美家境不好,早为她想好了法子,“已经有人这么做了。这些都是周会计一个人就能决定的。联合经营用不着你花钱,它就是厂里自营的铺子你来打理,然后,赚的钱,你拿小头,厂里拿大头。”
“那”李惠美还有些犹豫,总觉得那么好的事,不会落在自己头上。
“先到先得,”刘桂花催促李惠美道,“你现在就去吧周会计还在办公室,没走呢”
不光刘桂花催着李惠美,就连何启弘也鼓励她去试试。
想着就算试了,也没损失,再加上现在家里境况确实困难,李惠美终于还是咬了咬牙,买上了两袋水果,去敲周会计办公室的门了。何启弘特意跟后厨打了声招呼,陪着李惠美一起去。
李惠美和何启弘找到周会计时,周会计的办公室里,已经堆了不少的花篮和礼品 。
周会计看李惠美只带了两个无用的果篮,两手空空,立时对她的态度冷淡下来。他扔了个本子到李惠美面前,让她先登记一下。
“现在厂里困难,”收起李惠美登记过的本子后,周会计敷衍了她两句道,“需要解决问题的很多,我们总要先考虑到有需要的同志。反正,你先回去等消息吧。”
其实吧,李惠美也知道两手空空,没法让人办事。但奈何家里唯一的硬货茅台已经用来找食堂的工作了。现在的她,根本拿不出半毛钱买礼物。她能做的,只有好声和周会计商量。
周会计对李惠美爱答不理的,听了李惠美两句话,便要送她出去。蓦地,在往外走时,他的视线被何启弘手腕处的一个手表所吸引了。那是一块古董表,何启弘曾对李惠美说过,那是他外婆的遗物。外婆走后,这个留给他,也就算留个念想。
“你这表”
周会计酷爱手表。就在他和李惠美、何启弘说话的当儿,他的手上还戴着块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劳力士呢
李惠美想着租厂里的铺子看来是不能够了,便也不再多浪费时间。与何启弘出来时,她对其说道:“我被厂里解聘的事,回去后先别说,我不想他们担心,等我找到稳定工作再讲吧”
才不过中午时分,李惠美就没事做了。何启弘赶着回食堂,便只送她到厂区门口。
李惠美站在街前,深吸了口初春的空气,冷冷地,但也夹着股枯枝上冒出绿芽的香气。也不知怎的,在这本该是充满希望的节气里,李惠美的心中前所未有的空落下来,被沮丧和失落抢先住进了里面。
同一时间,和李惠美一样失落的,还有李明。
李明将视线从窗外榆树上的一根新枝移回了室内。他办公桌上的东西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和他一样,科室里的其他人也都在把办公桌里的私人物品理出来。
李明工作的钱币博物馆,在平日里,游客就很稀少。在往日,因为是国营单位,所以盈亏倒没什么人在意。在这次响应政府的号召下,博物馆从公营转成了私营。一下子,那些原来暮气沉沉的老职工们,便成了第一批被清退出来的人。据说,将这些人送走后,拿下博物馆经营权的老板要将其改成饭店。
和李明一个科室的人们。年岁大了的,便走门路办理了提前退休。而不少中年人,则都吵嚷着要到南边去看看,将来做点生意什么的。李明是所有人里最年轻的,由于没钱没出路,反倒成了最无处可去的人。
李明才回到杨柳北里,就遇上了也同样没了工作的李惠美。
“我们今天上早班,下午没什么事,领导就放我们回来了。”
还没等李明问,李惠美就抢先解释道。为了让这说辞真实可信,她想了一路。
“这样啊,”李明担心李惠美问自己,他也不想被知道丢了工作,便附和了李惠美的说法道,“我们也差不多。上午大扫除后,下午就放我们回来了。”
现在,李惠美和李明的心里,都抱着一样的想法。
“得赶紧,再找个新工作了”
第032章 作话含回答剧情提问
在李家, 每天清早, 第一个响起来的, 总是厨房灶上烧火的声音。再接下来的, 便是李明坐的靠椅边上, 收音机的声音了。
李国正在厨房里忙忙碌碌。这天她烧的早饭很简单, 只一锅稀饭配了碟咸菜。一方面, 是因为她要节省开支。另一方面,则是在烧饭的同时,她手里还拿着本书在看, 如果弄得菜多,两者兼顾不及。
最近,李国正所任教的学校, 突然出了个新规定。校内所有老师的工资, 都和自身学历、职称挂钩。也就是说,学历、职称越高, 能拿到的工资也就越高。
李国正只有中专学历。这是他到达地球后, 移民公司配给他的身份所自带的。
新规定出台后, 李国正的工资大减了一半。为了能够通过职称考试, 把工资水准调回来, 他不得不废寝忘食地学习起来。
所有人都坐在桌旁了。李国正一看,立时放下了手里的书, 端着滚着热稀饭的锅子走出了厨房。
收音机里正在播放宣传中华文化的教育节目,主持人在解释一句成语“贫困交加”。
吃过饭后, 还是和过去的日子一样, 李惠美和何启弘先出门,李明紧随其后。
一出杨柳北里,李惠美就跟何启弘分了手。李惠美走另一个方向,往招工的劳务市场走去。而李明,也和李惠美一样,赶到了劳务市场去碰碰运气。
李惠美和李明都曾先去人力市场找工作,因为那里的工资薪水更高。但市场里的招聘人员一听说他们学历不够,当即就将他们拒绝,把他们赶到劳务市场里去了。
人力市场,是凭脑力吃饭。而劳务市场,则靠的是体力。
有一个建筑工地上来招工的人,见李明年纪轻轻,虽然没什么经验,但面色红润,看起来很健康的样子。他觉得很满意,便问李明道:“我们缺个卡车司机。你会开车吗”
“完全不会。”李明摊了摊手,诚恳地答道。
“这样啊,”招工人心想,卡车司机也算技术工种了,这个李明不会,倒也不奇怪,“那在工地上搬砖怎么样活是不少,按天按次数结算。累是累了些,但没经验也能做。”
李明为难地扶了扶腰,尴尬地说道:“我腰不好,重体力活做不大动。有没有那种不费力气的”
↑返回顶部↑